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论公私协力的公法救济模式及体系现代化——以担保国家理论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8-04-12 13:26

  本文选题:公私协力 + 救济担保 ; 参考:《政治与法律》2014年10期


【摘要】:当代中国兴起的公私协力,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本质,同时也提出了公法救济模式转型的需求。为了实现有效治理,需要借鉴德国担保国家理论,建构公私协力的"救济担保"模式。作为担保国家理论在国家司法权和公法救济的具体化,这一模式从理念上、性质上、结构上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对公私协力的公法救济转型,同时也为公私协力的行政诉讼机制等公法救济体系革新奠定基础。基于此种模式,实现公私协力的公法救济体系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应为:按照修正后的法律关系理论实现全方位的救济,构建对非型式化公私协力的公法救济担保机制,整合基于公私协力行为性质的公私法救济途径,发展与公私协力模式相符的新型行政诉讼种类。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embodies the essence of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also puts forward the need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lief mode of public law.In order to achieve effective governance, it is necessary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German national guarantee theory and construct a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 "relief guarantee" model.As the embodiment of national judicial power and public law relief, this model has realiz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law relief to public and private cooperation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concept, nature, structure and so on.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innovation of public law relief system such as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mechanism.Based on this model, the way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public law relief system of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 should be as follows: according to the revised theory of legal relationship, the comprehensive relief should be realized, and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of public law relief should be constructed.By integrating the public and private legal remedies based on the nature of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 a new type of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consistent with the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 model is developed.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批特别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T7019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4批面上一等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3M540201) 江苏大学高级人才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1JDG185)成果
【分类号】:D92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太高;论行政公益诉讼[J];法学研究;2002年05期

2 王太高;邹焕聪;;论给付行政中行政私法行为的法律约束[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Z1期

3 冯之东;;社会公权力的司法救济与民间化——以公私法域交融背景下的足球协会为研究个案[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4 邹焕聪;;社会合作管制:模式界定、兴起缘由与正当性基础[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杨欣;;论政府职能合同外包中的公法约束[J];法学论坛;2007年05期

6 邹焕聪;;国家担保责任视角下公私协力国家赔偿制度的构建[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勇;;公共利益的理性界定及其有效实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凌代郡;;略论行政诉讼的类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刘志峰;;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行政审判制度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解玉娟;;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5 徐毅;;我国构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必然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王岚;;法官不作为及其应对举措[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7 陶思蓉;;建立行政权限争议的司法化审查机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8 周光权;;规范违反说的新展开[J];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9 金自宁;;《公法与政治理论》:阐释性方法的一个样本[J];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10 张超;;先天理性的法概念抑或刑法功能主义——雅各布斯“规范论”初探兼与林立先生商榷[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辉;;论行政公诉的理论基石[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刘忠权;任丽敏;杨红;;浅析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卞建林;高家伟;谭秋桂;孙锐;;中国诉讼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吴志红;;行政公产视野下的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初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沙永梅;;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司法救济制度的反思与重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姚佐莲;;行政拒绝履行行为的司法审查标准研究——以行政作为与不行为的性质界分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曹中海;;论对明示拒绝型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司法审查——以行政作为与不作为的界分为起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赖华平;;故意·过失:工伤认定中第三人过错因素考量——兼论工伤认定之实质要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宋黎晓;闫林;白云;;论行政不作为的合法性审查——以课以义务诉讼案件审理模式为中心[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朱晓东;;类型、界限与规则:刍议行政审判中的“私法”应用[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素英;中国政府规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婧婧;宪政视野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李佳;民行交叉案件诉讼处理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魏彬;我国网游市场管制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周游;担保行政:公用事业公法治理模式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9 孟玮;公共工程代建制的行政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张振亮;大众传播传者社会权利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会玲;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D];河北大学;2007年

2 徐晓影;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小娜;论行政授权[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雕;行政诉讼原告举证责任的承担[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耿如昕;反思与重构:我国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琰;政府信息延迟公开的法律责任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姜群;行政争议、民事争议交叉类案件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俞烨;功能主义视角下行政裁量基准的效力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冯婧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律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邵燕萍;税收诉讼复议前置程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晓镍;民法界限的超越与经济法[J];河北法学;1997年02期

2 章志远;行政法学视野中的民营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3 崔卓兰;于立深;;行政自制与中国行政法治发展[J];法学研究;2010年01期

4 于安;行政法模式发展研究——以美国和法国为例的分析[J];人民检察;2005年11期

5 杨海坤;现代行政公共性理论初探[J];法学论坛;2001年02期

6 王太高;;国家赔偿法修正案亮点与不足[J];检察风云;2010年12期

7 胡锦光;王丛虎;;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J];诉讼法论丛;2000年01期

8 郭树理,朱志成;足球运动与欧盟法律[J];山东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9 勒·达维;高鸿君;;法国行政法和英国行政法[J];环球法律评论;1984年04期

10 朱芒;论行政程序正当化的法根据——日本行政程序法的发展及其启示[J];外国法译评;199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诗宗;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D];浙江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宗钰;政府采购的法律性质分析[J];晋阳学刊;2003年S1期

2 谭波;;公法契约规则的使用与构建[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朱靖利;;论公法契约[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4 何渊;;论行政协议[J];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03期

5 何渊;;环渤海地区行政协议的法学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黄学贤;廖振权;;行政协议探究[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01期

7 何渊;;泛珠三角地区政府间协议的法学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李文革;向朝敏;;刑事和解协议的相关问题[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高秦伟;中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现状与课题[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张凌;李婵媛;;公法契约观视野下的刑事和解协议[J];政法论坛;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汤U喎,

本文编号:1739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739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3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