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中国古代讼师诉讼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2 21:02

  本文选题:中国古代 + 讼师 ; 参考:《吉首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律师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对于讼师文化的重新认识势在必行,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当中,讼师其实就是中国律师发展的缩影,在中国古代的法律事务上,讼师一方面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充当“挑词架讼”的讼棍角色,而在另一方面,一些讼师能够通过高超的口才依法维权从而得到世人的尊重,因此说讼师在中国法律史上是一把双刃剑,具有极高的研究意义。本文将以讼师存在的基本定义着手研究,进而总结讼师存在的文化基础,以及其存在的社会基础,从而得出古代讼师文化的可取之处,结合当下的法律工作归纳出其存在的意义,这就是本文的大体脉络。首先,本文明确讼师存在的意义,在第一章第一节中探讨了讼师的源流,发现讼师就是利用自身的文化知识和技巧帮助被代理者处理纠纷,这就如同当下的律师,而他出现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第二节当中考究了讼师的出身,通过研究发现讼师文化的兴盛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讼师从业者大多来自仕途不畅的人群,本章最后一节则是讨论了讼师的社会地位,在此处就出现了对于讼师文化的不同看法,有些认为讼师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有些人则认为他们是社会的败类,这种看法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着,在这个发展的过程当中,讼师文化有着自身的反思和进步,因此,有着自身独到的法律工作形式,本文由此拉开序幕。之后,本文开始探讨讼师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存在基础,在第二章中对讼师文化的诉讼观、诉讼意识、证据意识和诉讼艺术进行分析,讼师的诉讼观从三个角度入手分析,分别是官方的“无讼”、百姓的“畏讼”和讼师的“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三者所处的利益不同,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这样影响着讼师手段更加多样,他们有着许多诉讼技巧,这些技巧的运用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艺术,之后在三章当中,本文又着重分析了讼师的价值取向,他们有的人心存正义,追求真相敢于正视王权,而有些人则是完全以此为生搬弄是非谋求利益,而在讼师生存过程当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他们有的趋向“和谐”而有些则是“好讼”,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值得我们当代人的考究。最后,本文将对讼师文化对当今的存在意义进行考究,在第四章中对讼师的经济、文化、政治、宗法基础进行探讨,发现经济和政治是讼师文化出现的基本条件,而文化和宗法是讼师文化发展的催化剂。之后通过前人的研究,总结讼师文化对当下的影响,并且根据所研究的内容来思考当下讼师文化的发展,在第五章中对讼师文化的借鉴意义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就是将当下学者对讼师已有的研究,加以总结与理解,从客观的角度对历史上的讼师进行分析。认为讼师文化对于当今律师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一方面可用吸取讼师文化当中优秀技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讼师文化的不足发现自身发展的缺陷。
[Abstract]:In the first section of chapter I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wyers . In the first section of chapter I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wyers . On the one hand , the cause of this phenomenon is because the interests of the three are different , on the other hand ,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 they have a lot of litigation skills .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同;;律师制度的建立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J];社会科学;2014年07期

2 戴建国;;南宋基层社会的法律人——以私名贴书、讼师为中心的考察[J];史学月刊;2014年02期

3 范愉;;诉讼社会与无讼社会的辨析和启示——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国家与社会[J];法学家;2013年01期

4 尤陈俊;;阴影下的正当性——清末民初的律师职业与律师制度[J];法学;2012年12期

5 邓建鹏;;词讼与案件:清代的诉讼分类及其实践[J];法学家;2012年05期

6 尤陈俊;;清代简约型司法体制下的“健讼”问题研究——从财政制约的角度切入[J];法商研究;2012年02期

7 邱志红;;从“讼师”到“律师”——从翻译看近代中国社会对律师的认知[J];近代史研究;2011年03期

8 邓建鹏;;清朝《状式条例》研究[J];清史研究;2010年03期

9 郑小春;;清朝代书制度与基层司法[J];史学月刊;2010年06期

10 郑小春;;从徽州讼费账单看清代基层司法的陋规与潜规则[J];法商研究;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1880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880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c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