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实质法治与信任

发布时间:2018-05-13 12:16

  本文选题:信任 + 实质法治 ; 参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摘要】:信任是社会最重要的整合机制之一。没有共识和信任,人类将不可能建构持续的社会关系和稳定的社会秩序。法治是保障信任形成和维持最核心的制度体现,但生活中必然存在法律规则无法涵摄到的行政领域,法治不可避免地需要将价值衡量融入法治的个案判断中以填充法律漏洞、实现个案正义。但在实质法治时代里,信任的生发无法完全依靠无所不包的法律条文,也无法单纯依靠政治家的道德观和责任感,只能通过自治的方式通过人与人的主体间性开创新的法律、新的道德、新的信任模式。
[Abstract]:Trus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tegration mechanisms in society. Without consensus and trust, human beings will not be able to build sustained social relations and a stable social order. The rule of law is the core embodiment of the system to guarantee 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rust, but there must be an administrative field in which the legal rules cannot be captured. The rule of law inevitably needs to incorporate value measurement into the case judgment of the rule of law in order to fill in the legal loopholes. The realization of case justice. However, in the era of substantive rule of law, the growth of trust cannot rely entirely on all-inclusive legal provisions, nor can it rely solely on the morality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politicians. It can only create new laws by means of autonomy through the inter-subjectivity of people. New morality, new trust model.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立法表达与法治实践的错位》(批准号:2012GN034)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钢;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韦伯伦理思想中的康德主义[J];社会学研究;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发;;信用维持的民法思考——关于信用权的进一步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王先林;论反垄断法的基本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4 侯国跃;;试论物权法基本原则的确定——兼评《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胡智强;;公司控制权的法律透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蒋冬冬;;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朱颖;;论农村环境管理中行政指导的行为方式·现实困境与实现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3期

8 张宏峰;浅析合同履行中的效率违约现象——兼论《合同法》之强制实际履行的责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马跃;;大众动员和积极分子政治[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吴从环;;论中国法治建设的内在逻辑[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洪佳;;合作型信任——构建网络治理模式的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汪波;;社会需求、多元博弈、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论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4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5 冯克乃;;利益均衡理论及其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胡昌明;;构建符合审判规律的司法效率评价机制——法院高结案率现象的解读与反思[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罗筠;;中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及解决对策——以贵州瓮安县为例[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8 郎友兴;;民主政治的塑造:政治精英与中国乡村民主(研究论纲)[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1年

9 陈纯槿;王红;;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补偿的构想[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蔚;;“党内民主”价值的多重分析[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叶凡美;“内部改进”与美国早期国家构建(1801-1833)[D];南开大学;2010年

7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利平;中国公务员规模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2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立政;不当得利返还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丹;侦查信息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邹舒然;网络传播对我国公民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董欣;论强制缔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费春宏;网络交换论与中国人情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张彦;我国环境不公问题的类型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何音;公共治理基本结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华;;西方法治理论的历史演变及其借鉴意义[J];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高鸿钧;;现代西方法治的冲突与整合[J];清华法治论衡;2000年00期

3 喻义东;;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对我国民族和谐的法律基础的考量[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2期

4 侯健;实质法治、形式法治与中国的选择[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5 陈燕;;“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研讨会实录[J];行政法论丛;2010年00期

6 江国华;;审判的社会效果寓于其法律效果之中[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保罗·克雷格;王东楠;;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分析框架[J];行政法论丛;2010年00期

8 泮伟江;;部门法研究对中国法理学的可贵贡献——兼谈如何理解中国法治困境[J];行政法论丛;2010年00期

9 王振东;;恶法亦法理论的历史寻踪及其价值[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田龙海,徐占峰;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法治的角色期待[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沈岿;;因开放、反思而合法——探索中国公法变迁的规范性基础[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2 |!屒修;;自治而非管制才是侵k 法的本岅——评

本文编号:1883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883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0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