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法学研究的“田野”——兼对法律理论有效性与实践性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8-05-23 17:52

  本文选题:田野 + 有效理论 ; 参考:《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年02期


【摘要】:法律存在、运作或产生影响的所到之处就是法学研究的"田野"。进入"田野"对于建构有效的、实践性的法律理论具有重要价值。有效的法律理论指向法律实践,但并非法律实务的操作方案。其有效性来自于对法律实践、制度运行逻辑等的解释,以及对法律在社会中的位置进行深入考察。其实践性则是基于对问题的理论解释、反思,为改善法制提出理论性或政策性指导,提供对法律及其运作的评估。"田野"所具有的开放性使多元的研究方法、理论、视角可以运用到具体研究中,并通过系列个案的比较来发展一般性理论。同时,田野研究使研究者之间有了可具体讨论的对象,有助于有效地进行理论辩论以实现理论的融合、建构和创新。因此,法学研究的"田野"进路并非简单的经验获得或感性体验,更不是反理论的,而是一种发展法律理论的立场。
[Abstract]:The existence, operation or influence of law is the field of legal research. Entering the field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ffective and practical legal theory. Effective legal theory points to legal practice, but it is not the operational scheme of legal practice. Its validity comes fr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legal practice, the logic of system operation, and the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the position of law in society. Its practicality is based on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reflection, theoretical or policy guidance to improve the legal system, and an assessment of the law and its operation. " The openness of "Field" enables multiple research methods, theories, and perspectives to be applied to specific studies and to develop general theorie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a series of individual cases. At the same time, the field research can provide specific objects for discussion among researchers, which is helpful for the theoretical debate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theory. Therefore, the "field" approach of legal research is not a simple experience or perceptual experience, much less an anti-theory, but a position to develop legal theory.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层执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13BFX03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0-0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星;;历史比较的某些问题——关于近现代中西法律理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3期

2 王琼雯;;商谈法律理论与我国的立法商谈机制[J];理论探索;2009年03期

3 吴靖烨;;不完备法律理论趋于完备的法经济学思考[J];经济论坛;2011年02期

4 俞荣根;;守望与传承 谨守与变通——编纂《法律理论分典》的幕后故事[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5 约瑟夫·拉兹;杨贝;;法律理论是否可能?[J];比较法研究;2012年04期

6 汪习根;唐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理论的基本要求[J];朝阳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关明凯;法律的视界与法律理论的综合[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郭振杰,曹世海;西方法律理论流派的整体解读[J];经济师;2005年03期

9 平飞;;公羊义与两汉法律理论和实践片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1期

10 喻中;;谁之法理?——关于法律理论生产者的分类考察[J];政法论坛;2008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陈东升 通讯员 陆剑锋;为社会发展提供法律理论支撑[N];法制日报;2014年

2 记者 姚宜兵;大商所举办期货法律理论与实务座谈会[N];期货日报;2013年

3 刘兆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理论的新探索[N];光明日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王超;大商所举办期货法律理论与实务座谈会[N];中国证券报;2013年

5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 朱苏力;中国法理学需要回答具体问题[N];北京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焦海博;论马克思自然法观[D];山东大学;2009年

2 姚远;霍姆斯法律理论的建构[D];吉林大学;2010年

3 崔灿;“分析的”自然法学[D];吉林大学;2007年

4 沈映涵;论哈特法律理论中的描述社会学[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25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925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5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