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治理的法治基础
本文选题:地方 + 治理 ; 参考:《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摘要】:法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路径。法治的目标应当是其能够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理念植根于社会主流价值观之中,以公平正义约束和评判包括政府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为提升地方治理法治建设的水平与绩效,须赋予法治以新的内涵,以民主集中制形成并保障蕴含公平、正义的社会认同,构筑及强化科学、完善与高效的法治执行力。
[Abstract]:Rule of law is the fundamental path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ability. The goal of the rule of law should be that it can be rooted in the mainstream values of society as a kind of deep-rooted idea and restrict and judge all members of society including the government with fairness and justi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and perform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local governance, it is necessary to endow the rule of law with new connotations, form and guarantee the social identity containing fairness and justice by democratic centralism, construct and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perfect and efficient execution of the rule of law.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研究中心暨法学院;
【分类号】:D92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饶常林;;从地方政府到地方治理:政策网络的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王名扬;;网络问政——完善地方治理的有效路径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1年02期
3 何艳玲;特定事件、治理过程与治理文化——一个新的地方治理实践分析框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王静;;当代民间商会的地方治理功能研究综述[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金进喜;;事业单位改革与地方治理——浙江省事业单位改革及其启示[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05期
6 谷志军;;从地方政府管理到地方治理: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解读[J];红河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石燕;郎玫;;创新到治理:地方政府创新的联动机制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杨礼琼;;中美公共服务市场化比较及其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7期
9 寇丹;;论我国地方政府竞争对地方治理的效用——基于官僚制理论视角的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胡国民;;论人民政协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雅勤;;论我国地方治理的现实困境与突破对策——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程惕洁;;乡村社会学与中国地方治理[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剑;;《东亚地区的和谐、地方治理与共同体建设》(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4 谷宇;;官绅共治与政务协商——传统中国地方治理模式研究[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5 张雅勤;;转型时期的地方治理:困境与出路[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汪伟全;;人际互动:研究地方政府间关系的重要视角[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马明贤;缪新森;;回族传统法文化在地方治理中的现实价值[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8 杨雪冬;;技术创新与地方治理改革:对三个案例的分析[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9 李旭琴;;构建地方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的公共关系模式——地方治理理论的视角[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周振林;;中美地方治理市场化技术比较及其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雪冬;治理主体多元:地方治理向复合治理结构转变[N];学习时报;2009年
2 ;改革行政区划刷新地方治理[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3 记者 陈彦 赖有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N];中山日报;2006年
4 陈家刚;发挥好协商民主的“对话”作用[N];中国社会报;2008年
5 之文;投资环境:播种与收获的联系[N];中国财经报;2002年
6 正林;在政府、大学和社会互动与合作中谋求学术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7 见习记者 谭静;社会保障乃社会运行的安全网和稳定器[N];湖南经济报;2007年
8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程晓陶 南方周末记者 朱红军 采访整理;城市,水为患,轻诺治水更为患[N];南方周末;2011年
9 彭勃;民主位置何在?——基层民主的观念更新[N];社会科学报;2003年
10 张鸣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打黑风暴与长治久安[N];中国社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昌桥;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樝;治理视野下的地方政府主导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杨山鸽;后福利国家背景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D];复旦大学;2006年
4 陈国申;从传统到现代:英国地方治理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唐丽萍;我国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地方治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汤玉权;利益、参与与地方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马斌;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D];浙江大学;2008年
8 张丙宣;科层制、利益博弈与政府行为[D];浙江大学;2010年
9 王敬尧;财政与庶政: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永捷;中国就业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晓丹;地方治理视角下的省管县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韩舒立;Web2.0时代地方治理的空间拓展与政府转型[D];苏州大学;2014年
3 王一川;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治理模式创新[D];复旦大学;2010年
4 叶荣;地方治理视角下的政务公开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陈经光;地方治理中政协职能作用发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6 骆艳琳;地方治理下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7 马玲;论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季瑛;地方治理视野:征地拆迁中居民安置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沈锦坤;信息社会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中英;民间商会参与地方治理的路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08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008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