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大清会典》与清代“典例”法律体系

发布时间:2018-06-28 22:35

  本文选题:会典 + 律例 ; 参考:《中外法学》2017年02期


【摘要】:清代史料中保存了大量《大清会典》颁行、查询、解释、修改、增补、恢复休眠条款、对违反行为进行惩处等方面的史料,足证《大清会典》是清代实际行用的根本法,在"典例"法律体系中处于重心和基准的地位,绝非具文。认为《大清会典》是史书、政书、行政法典、行政法与根本法合一、综合性法典汇编的观点,低估了《大清会典》在清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清代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典例"法律体系取代"律令"法律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会典》是纲,律例是目,前者高于后者,后者从属于前者。康熙、雍正时期,《大清律》成为《会典》的组成部分。嘉庆、光绪时期,《大清律例》成为《会典事例》的组成部分,律下降为《会典》的下位法。"律例"体系只是"典例"体系中的刑法部分,不足以全面概括清代法律体系的特征。
[Abstract]: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concerning the promulgation, inquiry, interpretation, revision, addition, restoration of dormancy clauses and punishment for violations were preserved i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he Qing Dynasty. Standing at the center of gravity and benchmark in the canonical legal system is by no means written. The viewpoint that the Qing Dynasty Code is a historical book, a political book, an administrative code, a combination of administrative law and a fundamental law, and a comprehensive compilation of codes understates the position of the Qing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Qing Dynasty further replaced the legal system of "law and order" with the "canon" legal system. In this system, the "canon" is the outline, the law is the object, the former is higher than the latter, and the latter is subordinate to the former. Kangxi, Yongzheng period, the law of the Great Qing Dynasty became a part of the "canon". During the period of Guang Xu,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Qing Dynasty became part of the "meeting examples", and the law was reduced to the inferior method of the "Hui Dian". " The legal system is only the part of criminal law in the system of canon, which is not enough to general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gal system of Q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分类号】:D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习龙;;《光绪会典》纂修新探[J];史学月刊;2016年02期

2 刘广安;;《大清会典》三问[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3 舒习龙;;《光绪会典》纂修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4 柏桦;李倩;;论明代《诸司职掌》[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5 刘笃才;;律令法体系向律例法体系的转换[J];法学研究;2012年06期

6 乌兰其木格;;清代满蒙联姻大潮中的暗流——土默特和硕额驸纳逊特古斯谋害格格案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薛刚;;《清会典》、《清会典事例》纠谬八则[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原瑞琴;;万历《大明会典》纂修成书考析[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12期

9 原瑞琴;;《大明会典》性质考论[J];史学史研究;2009年03期

10 原瑞琴;;弘治《大明会典》纂修考述[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柏桦;周囿杉;;明代职官有犯之诉讼[J];河北学刊;2017年04期

2 陈灵海;;《大清会典》与清代“典例”法律体系[J];中外法学;2017年02期

3 龚金镭;;清朝“父祖被殴”律例研究[J];中西法律传统;2016年01期

4 刘笃才;;明代事例的演变与律例法体系的确立[J];盛京法律评论;2016年01期

5 胡兴东;;宋朝法律形式及其变迁问题研究[J];北方法学;2016年01期

6 柏桦;李倩;;论明代《诸司职掌》[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7 原瑞琴;;《大明会典》版本考述[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01期

8 万明;;明帝国的特性:以诏令为中心[J];学术月刊;2010年06期

9 原瑞琴;;万历《大明会典》纂修成书考析[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志兴;;宋令的变化与律令法体系的完备[J];当代法学;2012年02期

2 刘晓;;《大元通制》到《至正条格》:论元代的法典编纂体系[J];文史哲;2012年01期

3 霍存福;张靖翊;冯学伟;;以《大明令》为枢纽看中国古代律令制体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5期

4 马韶青;;晋令的内容及其在律令法体系中的作用[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马韶青;;论明代注释律学的新发展及其原因[J];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04期

6 万明;;明帝国的特性:以诏令为中心[J];学术月刊;2010年06期

7 原瑞琴;;《大明会典》性质考论[J];史学史研究;2009年03期

8 张凡;;《大明令》与明代的律令体系——明代“令”的作用与法律效力[J];殷都学刊;2009年03期

9 原瑞琴;;弘治《大明会典》纂修考述[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杨一凡;;注重法律形式和法律体系研究 全面揭示古代法制的面貌[J];法学研究;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稚庐;;老济南的灯轿幡杠铺[J];春秋;2008年04期

2 张稚庐;;旧时济南丧礼琐谈[J];春秋;2010年05期

3 言理;;打屁股与打脸蛋[J];四川监察;1995年07期

4 杜家骥;;清代的世子长子问题[J];清史研究;2013年04期

5 谢康优;;故宫缘何多大缸[J];中国工会财会;2007年06期

6 夏红永;;清代的律、例、令初考[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7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留文;《大清会典》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2 赵静;乾隆《大清会典》编纂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凌希;《大清会典》与《大清律》关系探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陈一容;清代官吏惩戒制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小平;清代官吏惩治施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舜;清代官吏职务犯罪探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79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079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4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