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基于混沌理论的创新网络中组织间信任演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4 16:34
【摘要】:以往关于信任的研究是在稳定均衡的假设下进行的,然而信任演化过程中会表现出非线性的混沌状态,具有复杂系统的特征。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和混沌理论,建立了创新网络中组织间信任演化模型,分析了创新网络中组织间信任的复杂性、初值敏感性、分岔行为及内随机性等混沌特性,推导出信任演化方程与Logistic映射之间的关系,采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进行混沌性判定,证明创新网络中组织间信任通过倍周期分岔通往混沌,得到了信任从有序进入混沌的一般条件,运用算例进行仿真展示信任演化通往混沌的过程,分析创新网络中信任演化进入混沌区的实际意义,并选择硅谷和筑波科技城两个实例做对比分析,验证了该研究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创新网络中组织间信任的混沌演化反映出信任发展的非线性特点,为创新网络中组织间信任的混沌利用和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Abstract]:The previous research on trust is carried out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stable equilibrium. However, trust evolves in a nonlinear chaotic stat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 systems. Based on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and chaos theory, the evolution model of inter-organization trust in innovation network is established. The chaotic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trust in innovation network such as complexity, sensitivity to initial value, bifurcation behavior and internal randomness ar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st evolution equation and Logistic mapping is derived, and chaos is determined by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 It is proved that trust between organizations in innovation network leads to chaos by doubling periodic bifurcation, and the general condition of trust from order to chaos is obtained. A simulation example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process of trust evolution leading to chaos,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rust evolution into chaotic area in innovation network is analyzed. Two examples, Silicon Valley and Tsukub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are selected to mak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practic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tudy are verified. The chaotic evolution of inter-organizational trust in innovation networks reflects the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trust development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chaos utilization and control of inter-organizational trust in innovation networks.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92302110061)
【分类号】:D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丹,李志萍,张丽丽;一类基于奇异值分解的Lyapunov指数计算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二维 Logistic 映象的吸引子演化[J];东北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3 王永平,孟卫东;供应链企业合作竞争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4 李辉;李向阳;徐宣国;;基于信任的供应链伙伴关系维系管理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5 张毅,邵新宇,邓超;企业合作中信任传递过程的机理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6 郭亚军;洪帆;;普适计算的信任计算模型[J];计算机科学;2005年10期

7 柴国荣;龚琳玲;李振超;;产业集群合作创新中信任关系的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2期

8 王蓉;张yN雪;;信任机制与技术创新网络模式的相关性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07期

9 王涛;顾新;;知识链成员间相互信任的建立与演化过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4期

10 李金华;孙东川;;创新网络的演化模型[J];科学学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富池;王力虎;韦洁萍;;食品安全实时与抽查混合的监督机制仿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2 王承明;;论农业中的“蝴蝶效应”[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2期

3 秦广鹏;蒋金泉;陈绍杰;;基于全应力应变曲线岩石破坏动力学特征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4 吴凡,张志利,颜宁;基于混沌神经网络的供配电系统故障诊断[J];兵工自动化;2005年02期

5 任明荣;王普;方滨;;基于非线性状态空间投影的混沌序列消噪算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王博;张晓丹;;一类三维耦合混沌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数值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7 张晓丹;王震;;不连续三状态反馈实现n维线性系统混沌反控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8 郑宇;张晓丹;;一类三维混沌系统界的估计[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9 赵翠芳;史彩成;何佩琨;张长江;;混沌预测用于红外目标检测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10 李广;赵道致;;基于势函数的厂商演化机制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恩毅;刘洋;;基于演化博弈的政社合作促进机制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蔡烽;沈泓萃;缪泉明;周德才;;不规则横浪中船舶大角横摇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蔡烽;沈泓萃;缪泉明;;风浪中舰船摇荡运动时历的混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王燕楠;李映辉;;热-机耦合粘弹性板的分叉与混沌动力学行为[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聂海英;朱灿焰;卢青;;基于数字混沌密码的音频信号加密[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6 刘彬;王红蕾;;贵州输配电网短期负荷可行性预测[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林志勇;丁群;孙圣和;;混沌序列生成系统的仿真设计及其应用[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8 巫红;丁群;周平;;Logistic混沌序列设计及其在数据加密中的应用[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树奎;鲁子爱;;港口污水处理监督的进化博弈分析[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10 张树奎;鲁子爱;;港口污水处理监督的进化博弈分析[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明;基于小波和迟滞的混沌神经网络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建平;面向异构数据源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与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栋;随机与混沌神经放电节律的时间序列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宪武;供应链链际竞合博弈及实证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媛萍;非线性粘弹性结构的动态行为及大跨空间网壳的减震控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袁烨;基于生态理论的企业信息系统重构[D];吉林大学;2011年

7 尹明;汽车产业成长影响变量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彩霞;植物品种权许可实施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9 崔树杰;基于ERP系统的我国石油供应链成本管理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王茂基;混沌同步中信息传递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永超;超混沌系统的生成及同步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莉;n-GaAs中的混沌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海艳;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晓艳;非线性混沌电路的分析与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马敏;船舶电力系统混沌控制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孙鹏;几类典型混沌系统的同步与反同步[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宾;几类自治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方案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荣;基于不同方案的混沌函数投影同步探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林林;基于混沌的密码算法设计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赵剑锋;几种混沌密码系统的设计和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丹,张丽丽,闵乐泉;阵列动力系统广义同步的新理论及计算机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张毅,张子刚,黄胜杰;关于R&D联合开发决策过程中的博弈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7期

3 刘丽文;供应链管理思想及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过程[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4 马士华,杨文胜,李莉;基于二层规划的供应链多阶响应周期决策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5 陈志祥;敏捷供应链供需协调绩效关联分析与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6 顾新,李久平;知识链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2期

7 刘丽文;企业供需链中的合作伙伴关系问题[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1年08期

8 许淑君,马士华;我国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危机分析[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2年01期

9 马士华,王许斌,李延晖,杨文胜,周晓,沈玲;供应链多阶响应周期构成的实例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2年12期

10 丁利军,李雪峰;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过程分析[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3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璋,武玉英;混沌理论与公共行政[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肖占中;;混沌理论在战略指导上的应用[J];现代军事;2000年04期

3 傅毓维;刘拓;朱发根;;混沌理论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应用背景[J];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02期

4 刘妍;吕雅琴;李亚绒;;混沌理论视野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构建[J];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5 张丽;王春玲;李韦;;混沌理论对虚拟学习社区设计的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6 方典昌;;浅谈混沌理论与行政管理[J];网络财富;2010年12期

7 李明强;岳晓;;透视混沌理论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8 王为民;;混沌理论与逆境中的公共行政路径选择[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胡成蹊;混沌视角中世界法理想的现实使命[J];台声.新视角;2005年01期

10 勾春萍;;以混沌理论分析中国行政垄断的未来走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珊;黄华;陈槐卿;;混沌理论在脑电信号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王志良;孟文博;陈宏刚;永井正武;崔国伟;;利用混沌理论为急救中心预测突发疾病的应用研究[A];第11届全国电气自动化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于伟;;公共组织动态的可控与不可控界限问题研究——基于混沌理论的范式[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4 谢进;陈永;;牛顿迭代法求解计算运动学方程的吸引槽和混沌区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蒋景英;吴芝芳;郑旭媛;张纬;;基于混沌理论的心率变异性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99)论文集[C];1999年

6 李贵杰;;混沌理论对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启示[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孙树峰;黄松;;基于混沌的无线安全技术[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二卷)[C];2007年

8 单家银;;混沌理论在心理学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杨继抅;邵利民;;一种海浪定量预报新方法可行性分析[A];2009特大型船舶操纵和船舶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10 聂春燕;;基于互相关检测和混沌理论的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耿海军;打击囤地不妨借鉴“混沌理论”[N];经济参考报;2010年

2 耿建忠;混沌理论与作战理论创新[N];中国国防报;2003年

3 徐志戎;流行,存在引爆点吗?[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4 黄静;医学中的混沌理论[N];人民政协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周毅;蝴蝶的力量[N];文汇报;2001年

6 黄幸亮;稳定还是混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徐志戎;《神圣的欢爱》:“灰姑娘”的身体政治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8 王克强;万法归于自然[N];期货日报;2003年

9 唐得胜;学会用现代数学解决军事问题[N];解放军报;2006年

10 苏恩泽;军人思维要比科技杂志更敏锐[N];中国国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启彬;基于混沌理论的遥测信息安全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9年

2 包腾飞;混凝土坝裂缝的混沌特性及分析理论和方法[D];河海大学;2004年

3 黄腾飞;基于混沌理论的中国金融市场投资决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4 殷光伟;中国股票市场预测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江世勇;基于混沌理论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琴;基于混沌理论和蚁群算法的多水源供水系统优化调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李红权;资本市场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与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郭术义;高炉回旋区湍流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路应金;集成供应链管理系统动态演化的复杂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10 郭双冰;混沌时间序列预测及其混沌理论在通信信号调制识别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衡;基于混沌理论反演的癫痫发作预测性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2 李静优;偶然和无常: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中的混沌[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民;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数字水印技术[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4 鄂_"金;基于混沌遗传算法的排课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陈亮;基于混沌理论的船舶电力系统预测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素芬;基于混沌加密的数字水印算法研究[D];燕山大学;2005年

7 杨学立;地电阻率法在地震短临预报中的有效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和天旭;基于混沌理论的图像加密和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丁胜;三维网格去噪滤波器设计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叶建丹;混沌理论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41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141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b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