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论守法与立法、执法、司法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8-25 11:32
【摘要】:相对于立法、执法和司法而言,守法是一个被理论界和实践界长期忽视的重大问题,十八大将全民守法作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之一,在此背景下,研究守法无疑具有良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现代的公民守法含义,并不是简单的服从法律,而且还包含着善于运用法律去维护自身权益,并建立起对法律的信仰。现实生活中,法律制定出来,人们并没有很好的遵守法律。人们不守法,是有很多因素造成。要实现全民守法,其实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人们是否守法,一般认为是与守法主体、社会文化、社会环境、法律自身等有关。本文从法的运行角度出发,分析守法分别与立法、执法、司法的关系,进而探讨出立法、执法、司法对于守法的影响,从而提出在法的运行中,在实施立法、执法、司法行为时,就应充分考虑到守法。也就是说,要让守法贯穿在立法、执法、司法三个环节中,达到法的运行一体化,才能更好的实现守法效果。本文运用系统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价值分析方法等方法依次分析了守法与立法的关系、守法与执法的关系、守法与司法的关系以及四者的一体化等四个主要问题。以守法为中心并将此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以四者的一体化以促进全民守法的实现作为分析的逻辑落脚点,既充分阐述了四者关系的基本理论,又运用大量生活中的案例加以解释说明:立法是守法的的依据和前提,守法是检验立法正确与否的标准;妥善的执法对守法有着促进作用,守法也是对执法部门的要求,积极守法有利于降低执法成本;司法活动的独立性和司法人员素质高低都对守法主体的守法程度产生着影响,守法主体形成的民意既会对司法活动形成监督,但是也会影响司法的独立性;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作为法的系统四要素,相互作用,不断运动,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实现四位一体化,才能有效的发挥出法律系统的最大作用。
[Abstract]:Relative to legislation, law enforcement and justice, abiding by the law is a major issue that has long been neglected by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ircles.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has made the observance of the law one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overa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basic strateg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study of compliance with the law has goo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Modern citizens obey the law not simply by law, but also by using the law to protect their own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to establish their faith in the law. In real life, laws are made, and people do not follow the law very well. People do not abide by the law,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o achieve the law-abiding by the people, is actually a huge social project. Whether people obey the law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related to law-abiding subject, social culture, social environment, law itself and so on. From the angle of the operation of la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w-abiding and legislation, law enforcement and judicature, and then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legislation, law enforcement and judicature on law-abiding,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at in the operation of law, the implementation of legislation, enforcement of law, In judicial conduct, due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observance of the law. That is to say, we should make law-abiding run through legislation, law enforcement and judicatur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ntegrated operation of law, so as to achieve a better law-abiding effect. In this paper, four main problems are analyzed,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w-abiding and lawma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w-abiding and law-enforc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w-abiding and judicatur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our subjects by the methods of system method, theory and practice, value analysis method and so on. Taking law-abiding as the center and taking this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analysis, tak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our as the logical foothold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law of the whole people,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ur is fully expounded. It has also been explained by a large number of living cases: legislation is the basis and premise of law-abiding, and law-abiding is the standard to test whether legislation is correct or not; proper enforcement of the law promotes compliance with the law, and law-abiding is also a requirement for law enforcement departments. The independence of judicial activities and the quality of judicial personnel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law-abiding degree of law-abiding subjects, and the public opinion formed by law-abiding subjects will supervise judicial activities. But it will also affect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judiciary; legislation, law enforcement, justice, and compliance with the law are the four elements of the system of law, interacting with each other, constantly moving, maintaining a dynamic balance, and real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our. In order to play an effective role in the legal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大宇;于兆波;;司法和谐理念初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李方民;;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应着力把握好的几个问题[J];山东审判;2009年04期

3 朱苏力;;中国司法的规律[J];法制资讯;2009年08期

4 雷丽;宋晓丽;;司法的功能与局限[J];法制与社会;2009年23期

5 朱苏力;;司法的边界[J];法制资讯;2009年11期

6 李方民;;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审判;2009年08期

7 顾培东;;能动司法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10年04期

8 邹政;;试论能动司法的边界与实现途径[J];东南司法评论;2010年00期

9 薛立泰,陈显江;司法改革若干问题研究[J];山东审判;2001年01期

10 范立新;税收司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J];福建税务;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龙华;郑国辉;;能动司法与司法为民工作机制之优化建构——以司法协理工作机制的创建实践为样本[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军;;司法和谐的实现方式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2辑)[C];2008年

3 王佐龙;;法文化多元与司法改革[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田孟华;;略论司法能动和解的限度[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5 汪习根;;论和谐司法[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6 李杰;;法官机械司法的博弈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玉臻;;董必武司法人民性思想研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8 谢洪程;;积极推进司法改革 做好入世后审判工作[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9 赵云峰;;土地征用安置补偿纠纷常见表现形式及司法解决的难点与对策[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龚恒超;;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增强司法的亲和性——学习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的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院长 汪敏;落实群众观点 下沉司法资源[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左卫民;司法改革理念纵横谈[N];法制日报;2003年

3 华东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 法学教授 游伟;差异性中探寻司法的特质[N];检察日报;2010年

4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著名法学家 江必新;能动司法:依据、空间和限度[N];光明日报;2010年

5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王新环;涉众型经济案件最终须由司法处置[N];检察日报;2009年

6 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李方民;坚持能动司法理念 追求最佳司法效果[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魏晓娜;司法的社会与政治职能不容忽视[N];法制日报;2011年

8 游伟;“保证司法的独立与公正”应成为共识[N];法制日报;2011年

9 华东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 游伟;维护司法的公正和权威[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李莉 本报通讯员 廖丽华 李富文;建设美丽中国 司法任重道远[N];人民法院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姚志坚;司法便利化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晓奋;中国语境下的能动司法[D];武汉大学;2012年

5 吴卫军;法理与建构: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韦群林;中国司法管理学学科构建及发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李辉;论司法能动主义[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常亮;民族地区纠纷司法解决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钟垂林;论当代中国司法上的价值观冲突与整合[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宝林;论能动司法的界限及实现[D];南京大学;2011年

2 吕潇强;司法职业化背景下的能动司法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3 钟玲;论我国法治语境下能动司法的内涵与实践[D];暨南大学;2015年

4 张耀辉;理念与文化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5 卢云娟;云南省环境司法保障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卜晓虹;拓宽司法与民意的沟通空间[D];兰州大学;2015年

7 吴琪;中国当代行政诉讼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万荃;环境司法专门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9 孟辰飞;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诉诸国际司法解决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10 蒋伟;司法的道德保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02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202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6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