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诸法学流派对法律方法的理论支援
[Abstract]:The theory of legal method is not only restricted and supported by the normative theory of law, but also by other schools of law. Different schools of law support different specific legal methods. Such as value law in value measurement, social law in fact substitution, normative law in effectiveness recognition, economic analysis law in interest measurement, pluralism law in legal continuation, and so on, all of which are more likely to produce support effects. Although different schools of law support different legal methods, this does not negate the situation that a legal method is supported by many schools of jurisprudence, nor does it deny that a school of law can support a variety of legal methods.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黄健;;民事执行裁决权配置略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徐彪;;刑事侦查正当程序论——兼从效益观的角度进行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徐学鹿;梁鹏;;商法风险分配机制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4 许发民;;论刑罚的社会功能——刑罚功能的社会学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5 王超;;新世纪中国司法改革之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6 张娟;;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7 程乃胜;;何谓法理学——读庞德的《法理学》(第一卷)[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8 翟继光;;论经济法的运行机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9 叶明;吴太轩;;医疗损害之惩罚性赔偿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10 陈彤;;管制抑或竞争:选择权应该交给谁?——探析“州政府行为豁免原则”背后的问题意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寿平;刘毅;;构建诚信制度与践行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单民;上官春光;;多重视角中的检察官职业伦理[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丁英华;;职务犯罪与治理的博奕均衡问题[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6 杨铁军;;消费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实现研究——以民法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吴锦宇;;法和经济学在中国大陆的第一次浪潮[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8 戴治勇;;信息与法律[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曲振涛;;法经济学的逻辑与理论结构[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丁茂中;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相关市场界定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雄;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龙;;法律方法:问题与语境[J];法律方法;2007年00期
2 邱爱民;;论法律发现及其存在价值[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邱爱民;;论法律发现的规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戴津伟;;能动司法背景下的法律方法诉求[J];时代法学;2011年03期
5 李路;;转型社会与“法治”进程中的法律方法——第四届全国“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学术研讨会成果综述[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08年00期
6 孙光宁;;法律论证中的可接受性原则[J];法律方法;2009年00期
7 ;书评[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07年00期
8 王雪莹;;浅析法律的相对客观性[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07期
9 陈朝阳;法律方法之基础:司法能动性[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任左菲;;法律论证的正当性与合理性[J];法制与社会;2006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志强;;论法律论证(摘要)[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金钊;侯学勇;;法律关系及其逻辑模型的建构[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郭哲;;论法官在法律规范冲突中的选择适用权[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4 沈海风;;司法裁判价值合理性及其实现方式[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建萍;;疑难案件中的法律论证[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占云发;叶蕾;;从董必武的民主法治思想看“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实现归依[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7 林来梵;郑磊;;关于“法律学方法论”——为了一个概念的辩说[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郑磊;;“法律学方法论”的复合结构[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金承光;;新编《法律逻辑学》撰写大纲[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解志勇;于鹏;;法律利益的界分及其冲突处理[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成有;尊崇法律无需“迎合”民意[N];法制日报;2009年
2 省政协常委 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田成有;尊崇法律还是符合民意(上)[N];云南政协报;2009年
3 张卫平;足球裁判与司法裁判[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张国香;法律方法对司法裁判的影响[N];人民法院报;2001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李奋飞;没有发现“真相”也要实现正义[N];检察日报;2007年
6 李玉萍;在良知和理性之间[N];法制日报;2007年
7 刘 羽;法律推理与司法裁判[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蒋惠岭;指缝间漏掉了什么[N];法制日报;2007年
9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 周永坤;法律方法也是法[N];检察日报;2011年
10 西南政法大学 刘永荣;也谈法学流派[N];检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光宁;可接受性:法律方法的一个分析视角[D];山东大学;2010年
2 朱良好;法律适用类型归属技术范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胡君;原则裁判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贾焕银;漏洞补充与民间规范关联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刘成安;论裁判规则[D];山东大学;2009年
6 沈仲衡;价值衡量法律思维方法论[D];吉林大学;2005年
7 武飞;法律解释:服从抑或创造[D];山东大学;2006年
8 汤唯;法社会学在中国[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刘小楠;美国女权主义法学平等与差异观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孟祥锋;法律控权论[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盈;法治视野下的法律方法[D];郑州大学;2010年
2 常云云;群众的怨恨批判与司法裁判[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莹;司法裁判中的设证推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4 刘拓;法律方法研究的实践面向[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杜慧;试论法律现实主义在司法裁判中的适用[D];山东大学;2011年
6 王成英;司法过程中的法律不确定性及其应对[D];厦门大学;2008年
7 史敬良;“李庄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梅泽杰;中国司法裁判中的情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郭志强;论法律论证[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赵立伟;观念、问题与方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04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2043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