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型法的学理探析——以美国《拜杜法案》为切入点
[Abstract]:The incentive function of law, the function of punishment and the function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three basic functions of law. Unfortunately, the incentive function of law is rarely concerned by jurisprudence, and the incentive method formed by the externalization of function is less mentioned. However,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role of incentive law in soci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not be ignored, and it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means of social management in the country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Based on the typical sample of incentive type law, the Baidu 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background and content of the Act are interpreted, 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centive Law reflected in the Act are excavated, from which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incentive Law in China can be obtained.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分类号】:D90;D9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旭,孙海龙;知识产权制度中的利益平衡原则[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杨淑霞;;高校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3 付子堂;;对利益问题的法律解释[J];法学家;2001年02期
4 徐爱国;再审视作为法学家的边沁[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罗豪才,宋功德;现代行政法学与制约、激励机制[J];中国法学;2000年03期
6 冯晓青;利益平衡论:知识产权法的理论基础[J];知识产权;2003年06期
7 李晓秋;;美国《拜杜法案》的重思与变革[J];知识产权;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4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5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6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8 周德海;;论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联动型动力机制的精神实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4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5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6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尹晋华;;试析影响法律监督的现实问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彭希义;;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基于贵阳花溪区彝族农民工群体的调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姜素红;;环境公平价值体系探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迟君辉;国际流失文化财产返还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希;活着的宪法[J];读书;2000年01期
2 郭道晖;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学习列宁的法制思想[J];法学评论;1992年04期
3 罗豪才,方世荣;论发展变化中的中国行政法律关系[J];法学评论;1998年04期
4 吴汉东;关于知识产权基本制度的经济学思考[J];法学;2000年04期
5 何斌;;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6 罗豪才;行政法学与依法行政[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袁泳;数字技术与版权领域的利益平衡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8 汪建成;论刑事诉讼中的利益观[J];中国法学;2000年02期
9 罗豪才,甘雯;行政法的“平衡”及“平衡论”范畴[J];中国法学;1996年04期
10 罗豪才,崔卓兰;论行政权、行政相对方权利及相互关系[J];中国法学;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青;我国建立激励型政府的途径[J];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4期
2 李新彦 ,孟宪民;一个“激励型”的企业管理家——王亚忱[J];w芸,
本文编号:2524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524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