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区域法治发展的概念意义——一种法哲学方法论上的初步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11 21:19
【摘要】:推进区域法治发展,这是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议程。一般来说,区域包括全球意义上的区域和国家层面的区域,后者是指主权国家范围内以特定的行政管辖层级为基础的地区单元,或者是以一定地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若干行政管辖层级的地区单元的集合体,因而构成了本文的讨论范围。区域法治发展是国家法治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法治发展在主权国家的特定空间范围内的具体实现。国家层面的区域法治发展研究的方法论,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系统,这里主要从法哲学方法论意义上加以研究。马克思提出的"多样性统一"的概念命题,为我们研究区域法治发展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区域法治发展既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又具有鲜明的多样性的品格,进而呈现多样性统一的运动样式。"个别化的方法原则",这是从黑格尔到19世纪德国世俗历史主义的思想流变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方法论准则,在马克斯·韦伯那里达到了集大成。批判地改造并运用个别化的分析原则,有助于我们发现区域法治发展现象的内在奥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拟应妥当地处理好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关系;揭示和概括个体行动的本质性关系;努力探索个体性行动的因果性联系;从现实中升华并形成思维类型;对研究对象展开具体的历史性的分析;高度重视价值基础和价值评价的特殊意义。
[Abstract]: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rule of law is an important agenda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legal system. Generally speaking, regions include regions at the regional and national levels in the global sense. The latter refers to the regional units based on a specific level of administrative jurisdiction within the scope of a sovereign state, or a collection of regional units formed by certain geographical relations, thus constituting the scope of discussion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rule of law is an organic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rule of law, and it is the concrete real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rule of law in the specific space of sovereign state. The methodology of regional rule of law development at the national level is a multi-level organic system, which is mainly studied in the sense of legal philosophy methodology. The concept proposition of "diversity unity" put forward by Marx provides us with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for u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rule of law: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rule of law is not only a "natural historical process", which has inherent unity, but also has a distinct character of diversity, and then presents a movement style of diversity and unity. " The principle of individualization, which is a methodological criterion gradually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evolution of German secular historicism from Hegelian to the 19th century,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Max Weber. Critically reforming and applying the individualized analysis principle is helpful for us to discover the inner myste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rule of law. W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here i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grity and individuality should be properly dealt with; the ess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ction should be revealed and summarized; the causality of individual action should be explored; the thinking type should be sublimated from reality;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object of study should be carried out; and the special significance of value basis and value evaluation should b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资助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顾培东;;当代中国法治话语体系的构建[J];法学研究;2012年03期

2 公丕祥;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的概念分析工具论纲[J];南京社会科学;1990年01期

3 张文显;;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J];中国法学;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其海;;蒲松龄的德性品质初探[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李继武;;高度反思的学说与实践基础上高度反思的科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温纯如;黑格尔关于量与数学的无限性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张武;论政府经济职权的概念和基本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张登德;;《富国策》著译者考释[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8 郭树杰;;马克思早年美学思想的发展轨迹——从《手稿》到《神圣家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9 陈乐雪;社会危害性与犯罪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周霄;小议社会组织分类——从韦伯到帕森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宝安;张一;;创新社会管理:控制物价促进稳定的基本战略[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顾学宁;;当局者清——全球金融风暴、全球性经济危机与世界的未来、中国的作为[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苗启明;;论思维的三重制约关系与辩证思维方式——兼淡辩证逻辑的一些问题[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4 李亚凝;;“嵌入性”不足与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构[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王汉生;;效用度量的新方法及其度量结果[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柳坤;;官僚制的价值:中国行政改革中的理性构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赛依丁·赛里木江;;运用《资本论》观点正确认识全球金融危机[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延晶津;;《资本论》与资源型城市政府引导性可持续发展探析[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张开;;干预分配与扩大内需——后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韩庆祥;张艳涛;;马克思哲学的大众形态、学术形态、政治形态及其历史命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温美平;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于婷;煤炭企业跨区域扩张风险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构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崔莹;旅游学学科性质的哲学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霞;青少年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邵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陈丽维;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军;;“司法能动”在中国的展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蔡定剑;关于前苏联法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22)[J];法学;1999年03期

3 李永成;余继田;;司法克制主义——中国语境下的司法意识形态探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4期

4 张少瑜,胡东,刘春萍,沈宏罡,马金芳;苏联俄罗斯法学与中国法学学术研讨会纪要[J];法学研究;2001年05期

5 孙光妍,于逸生;苏联法影响中国法制发展进程之回顾[J];法学研究;2003年01期

6 高鸿钧;现代法治的困境及其出路[J];法学研究;2003年02期

7 顾培东;;中国法治的自主型进路[J];法学研究;2010年01期

8 刘杨;;道德、法律、守法义务之间的系统性理论——自然法学说与法律实证主义关系透视[J];法学研究;2010年02期

9 陈u&;;体系前研究到体系后研究的范式转型[J];法学研究;2011年05期

10 张广兴;;中国法学研究之转型:以民法学研究为例[J];法学研究;201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立军;;复杂性思想在法律职业教育中的运用——以司法警察类高职院校为例[J];人民论坛;2010年29期

2 蓝跃炳;浅析法律移植及法的本土化——兼论法律国际化及法制现代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S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525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525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f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