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慈善信托监管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4-06 16:18
【摘要】:信托制度是财产法律制度设计,在法学界上被称为是最精巧的一个设计。这个精巧设计主要包括信托关系中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的三端和互相间的关系。信托这个财产法律关系与其他的财产运营模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就是因为有其可以滋生的土壤,因此发展势头猛。在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对信托的态度应当极其明确,既要对信托的发展持鼓励态度,另一方面也要对信托业进行监督和管理。不能一味限制其发展,也不能给予其无限自由。慈善信托是为了救助贫困、灾害、教育、医疗、环境等等符合公共、慈善利益为目的而设立的信托,相对于私益信托的运行特点,委托人和受托人都具有不确定的可能性,因为这个特点,慈善信托对受托人的监管能力更加薄弱,所以对其的监管不能只是隔靴搔痒,而是应该从实质上从慈善信托运行的各个环节去进行监督。本文重点从监管的角度介绍慈善信托,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英国慈善信托有所侧重的评析,探讨英国慈善信托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试图为刚刚步入金融监管法治时代的中国慈善信托监管提供有益启示。通过对英国慈善信托监管制度核心内容的借鉴,思考英国慈善信托的监管制度核心内容是怎么样促进英国慈善信托的发展的,我国是否能够移植,我国该怎么借鉴等问题,为健全我国慈善信托法律监管制度,以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规范慈善信托的运作和监督,提出借鉴建议。本文分为六章进行讨论: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是从宏观上介绍本文的研究情况、本文的研究方向、重点关注情况、思路和方法、文献综述等。第一章首先从信托的概念入手,讨论监管的必要性发现,信托的本质是逃避法律规制的,要使得信托制度合理、有效运行,需要监管。再则从慈善信托的概念入手,慈善信托是以慈善为目的的信托,最大的特点是为不特定的公众的利益而设立。由于对慈善目的的追求,所以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受益人作为慈善关系人的一角的监管是缺失的,所以需要监管。最后讨论慈善信托的发展和监管必要的动态平衡把握。由于慈善信托的目的与社会价值趋于一致,对慈善信托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和支持,所以要在促进慈善信托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监管,这个监管目标奠定了整个监管体系的基调。第二章指出信托财产是信托的基础和核心,主要针对信托财产的重点关注面进行探讨。第三章论述英国专门的监管机关的形成和对慈善信托的具体监管操作、慈善委员会的具体职权,指出英国设立统一的的监管机构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第四章慈善信托登记需要的功能,通过准则主义就可以得到实现。通过对准则主义和许可主义的对比分析,得到应该适用准则主义的结论。第五章在前面几章重点描述了英国慈善信托监管的制度优越性的基础上,面对我国尚未成熟的信托监管体系,首先思考的就是应该移植到我国来更好的促进我国慈善信托监管制度的完善。然而,究竟这个想法是否具有可行性是考虑移植的重要前提,本章从移植的一般理论来看,我国对移植本制度具有内在需求和内在供给不足的矛盾,在考察世界上其他国家移植的经验得出成功的可行性,最后讨论了大陆法系在移植英美财产法最大的阻碍——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得出所有权的归属并没实质冲突,我国移植英国慈善信托监管制度具有可行性。第六章对我国慈善信托目前的监管制度的现状、不足予以分析,以论证慈善信托需要借鉴英国慈善信托监管制度的必要性。通过前面几章对英国慈善信托监管制度优质制度的讨论,得出需要对委托人和慈善信托财产重点监管、建立统一的专门的监管机构、采用准则主义等借鉴手段。最后是结论部分,通过前面对英国慈善信托的深入探讨,对英国慈善信托监管制度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指明了慈善信托监管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存在的困境我们必须正视,需要在分析英国慈善信托监管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现有法律框架下完善我国慈善信托监管制度,从而为中国经济社会更好更稳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56.1;DD912.1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56.1;DD9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栗燕杰;;我国慈善信托法律规制的变迁与完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2 蔡卫华;陈敦;;探索建立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J];中国土地;2016年03期
3 曹敏;;我国公益信托法律制度的重构——从英美慈善信托制度入手[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4 许桂华;孔小伟;;信贷条件、信贷流向及其对信贷政策的影响——基于家庭部门的实证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5 栗峥;;法律背后的秩序:一种规训型司法模式[J];思想战线;2013年06期
6 姚冬琴;;5000万元起步,财富管理实现个性化定制 “家族信托”:帮富人打理家族财富[J];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34期
7 张睿;;我国转型期下公证制度转型之困——以房产产权法定公证为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王建军;燕,
本文编号:2616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616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