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法治社会公民守法限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00:48
【摘要】:“全民守法”既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本目标和理想状态,也是推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研究公民守法,首先需解决以下问题:首先,对公民的守法行为进行合法与违法评判的最低标准是什么?其次,面临实质不正义的法律公民是否可以选择不遵守?最后,引导公民提升守法状态的高阶标准又该如何设定?围绕对这一系列话题的探讨,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即公民不服从理论。相较于西方历时数世纪的法治传统,中国法治建设尚处于初步阶段,我国对“法治社会”以及“公民守法限度”的研究则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而公民守法限度的研究不仅对法治社会的建设具有构成性、保障性作用更具有导向性作用,所以笔者欲通过将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法治实践中公民守法限度的构建提供基本的看法。基于研究的需要,全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首先对选题的缘由及意义进行了简单的说明,进而对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性的概括,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方式及重点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为法治社会公民守法限度的内涵与理论渊源,本部分首先对法治社会及其构成要素以及公民守法限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对“公民守法限度”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为法治社会公民守法限度的理论争议与基本态度,本部分首先对中西方国家关于“公民守法限度”的理论争议进行了总结,其次对法治社会中研究“公民守法限度”表明基本态度。第四部分为法治社会公民守法限度的实证分析,本部分首先以经典案例为视角,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并对其中公民的守法行为以及行为限度进行多维考察;其次就公民突破守法限度的实践表现进行归类化整理;最后,对本国公民突破守法限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为法治社会公民守法限度的多维构建,包括首先构建公民守法的外在维度,通过在行为依据的选择上坚持宪法法律的优位,思维方法上坚持法治思维的优位来明确公民守法范围;其次构建公民守法的内在维度,以遵循形式法治为普遍常态,以严格适用实质法治为必要约束厘清公民守法层次;最后构建公民守法的综合维度,以合法性判断为行为底线,以合理性判断为行为追求,以合目的性判断为行为保障来细化公民守法标准。综上所述,本文旨在通过将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法治社会中公民守法限度进行多方位的考察,并结合我国法治社会的大背景对我国公民的守法限度进行多维构建,为统一公民守法标准,提升公民的守法状态建言献策。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盈;;法治金华建设实践的经验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5年32期

2 史凤林;;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法治困境与维度[J];行政法学研究;2015年05期

3 黄富峰;;德治思维和道德思维辨析[J];伦理学研究;2015年04期

4 魏治勋;彭宁;;形式法治及其中国关怀[J];学习与探索;2014年07期

5 苏布达额尔德尼;;关于国籍法中名词术语的比较研究[J];现代交际;2013年11期

6 武书静;;公民不服从与良知拒绝之关系探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7 张胜全;;论守法精神[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汪美芬;;执行的尴尬:当法律信仰遭遇失落[J];法制与社会;2011年31期

9 马怀德;;法律实施有赖于“法治GDP”的建立[J];人民论坛;2011年29期

10 吕建高;;论公民不服从的正当性标准[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09期



本文编号:2700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700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a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