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法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10 18:08
【摘要】: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在西方学术界出现了一种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即后现代主义思潮。它体现在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哲学等多方面,形成了与现代理性传统不一致的特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法律、学术时尚、社会运动等等,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的产生有其社会原因和哲学上的渊源。它的基本特征包括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反理性和主体、对语言的推崇和多元性。 后现代主义哲学和法学学科的交叉研究,加之法学的自身发展趋势,促成了后现代法学的产生。当代主流的观点将后现代法学的流派分为种族批判法学、女权主义法学、法律与文学。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法学产生了解构性和建设性两方面的影响。解构性影响包括:理性个人作为法律主体并不存在;法律不具有客观性;法律语言并不是真实性的反映;法律的确定性只是相对的;法律的普遍性只是虚拟的“宏大叙事”;法律的进步没有必然性。建设性影响包括:提倡视角多元的法学和生态法学。 对西方学术界蓬勃发展的后现代法学理论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深入了解了后现代法学的理论,我们才能吸取其积极方面的因素,避免其消极因素,把其中大量的智识资源转化为当前中国法治建设的积极动力,为中国法治之路的进步贡献力量。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世衡;;多尔后现代课程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7期

2 肖文渊;;从后现代法学看法律的性别正义[J];学理论;2011年23期

3 俞吾金;;确立真正的人文精神[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年07期

4 程倩;;非正典化的典范及启示——法默尔“后传统治理”思想评析[J];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02期

5 黄艺羡;;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6 ;《北方法学》简介[J];北方法学;2011年04期

7 陈金钊;;中国法治需要迈进方法论时代[J];时代法学;2011年03期

8 赵鑫;;浅析后现代思潮对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婚姻观的影响[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苏晓宏;;法律与文学在中国的出路[J];东方法学;2011年04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贻刚;苏小霞;张军献;;“范式之争”与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后现代主义的崛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李正云;;论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家庭治疗[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正云;;家庭治疗的新动向——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家庭治疗[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赵美森;韩秀艳;;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影响[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肖靓莎;彭希林;;浅析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对大学生学习力的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王习发;;略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心理学发展的负面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韩震;;本质主义的重建及反思的现代性[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王元骧;;文学理论能“告别”吗?[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9 彭刚;;相对主义、叙事主义与历史学客观性问题[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10 余亚斐;;改革开放30年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发展历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 张德淼;后现代法学能终结一个时代吗[N];检察日报;2001年

2 李醒民;不必向后现代主义思潮“臣服”[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学术研究 重在方法[N];人民法院报;2001年

4 叶传星;后现代法学与中国法制现代化研讨会举行[N];法制日报;2001年

5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俞吾金;作为假问题的“哲学的终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朱晓U,

本文编号:2706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706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4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