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俄罗斯行政诉讼审前程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14:34
【摘要】:本文选取俄罗斯行政诉讼的审前程序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和遵循俄罗斯学者研究行政诉讼审前程序的进路和范式展开研究,也即:将诉讼参加人、受案范围、管辖、起诉程序、预审程序等统一作为行政诉讼审前程序的组成部分和制度内容纳入审前程序的研究范围。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俄罗斯行政诉讼审前程序的制度内容及其对我国的价值。引言部分交待了本文的问题意识和核心关注等问题,论文第一、第二章对整个俄罗斯行政诉讼的概念、立法目的、诉讼原则、历史源流进行了厘清和梳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章深入研究了俄罗斯行政诉讼审前程序的具体制度内容,结论部分回答本文所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并从整体上提炼了俄罗斯行政诉讼审前程序的内在逻辑,同时萃取了有益于完善我国行政诉讼的制度价值。本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引言部分交待了选题缘由、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审前程序的内涵、章节安排的思路和论述取向。同时概述了中俄两国对俄罗斯行政诉讼审前程序的研究现状,进而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明晰了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俄罗斯行政诉讼概述。首先对行政程序、行政司法、行政诉讼三个在俄罗斯法学中“纠缠不清”的基本概念进行厘清,明确三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包含关系:行政程序行政司法行政诉讼。进而探讨了俄罗斯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得出俄罗斯行政诉讼具有救济权利兼具监督权力的立法目的的结论。最后剖析了俄罗斯行政诉讼的诉讼原则。第二章,俄罗斯行政诉讼发展史。本章对俄罗斯行政诉讼发展史进行了梳理,将俄罗斯行政诉讼的发展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十月革命前的发展史、苏联时期的发展史、苏联解体后当代俄罗斯的发展史。从中可知俄罗斯行政诉讼制度的构建来之不易,经历了曲折反复的进程,可见俄罗斯为保护人权、救济权利所付出的孜孜不倦的艰辛努力。第三章,诉讼参加人。本章对俄罗斯行政诉讼的诉讼参加人分为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案件参与人、一般诉讼参加人和特别诉讼参加人。从完善我国行政诉讼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了俄罗斯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行政被告问题,并从诉讼主体(特别诉讼参加人)着手,探讨了俄罗斯的行政公益诉讼和“他益诉讼”。得出结论认为,俄罗斯行政诉讼审前程序中的诉讼参加人是紧紧围绕救济权利这一核心目的而设置的。第四章,受案范围与管辖。本章从俄罗斯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法律文本着手,得出俄罗斯对受案范围的规定采用了实质上的概括式、形式上的列举式和排除式,体现了救济权利兼具监督权力的理念和设计。受案范围明确分为两大类:事后救济权利的案件和事前监督权力的案件。俄罗斯的受案范围远比我国更加宽广,几乎达到了只要权利受到侵犯即可诉诸法院的程度,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管辖分为法院管辖和审判管辖,法院管辖冲突是俄罗斯学界和实务界一直追求彻底解决的难点问题。第五章,行政起诉。俄罗斯的行政起诉源于民事法律,与请求权密切相关。本章剖析了行政起诉在俄罗斯法学语境下的独特内涵,进而探讨俄罗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救济权利的目的而创新地设置的行政性反诉和集团诉讼两个制度。本章同时选取了两个俄罗斯法院的数据作为例子进行分析,研究俄罗斯行政起诉的运行效果。得出的结论是:在诉讼参加人、受案范围等制度的恰当安排下,俄罗斯行政起诉非常成功,实现了制度设计的初衷。第六章,预审程序。在这一章中,主要探讨俄罗斯行政诉讼审前程序的最终阶段——预审阶段——的制度内容,重点研究了预审庭、电子司法、举证责任和法院在预审程序中的积极能动性。在此基础上,指出电子司法、举证责任分配方式和法院积极能动性对我国行政诉讼的借鉴价值。结论部分回答了在导言部分提出的、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俄罗斯行政诉讼审前程序的制度内容及其对我国的价值。同时从整体上把握,论断整个俄罗斯行政诉讼审前程序是以救济权利为核心和统领构建起来的制度,并对其可资借鉴的制度价值进行了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51.2;DD915.4


本文编号:27921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7921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7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