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法治与德治的统一性探讨

发布时间:2020-10-16 15:38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政治家和思想家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人性的本质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单一的法治论和片面的德治论都不能治理好国家。而且法律与道德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法治与德治的统一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现代民主的统治需要法律与道德的结合,需要法治的刚性统治和德治的柔性统治的相互统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伦理学为指导,以新形势下法治与德治的统一为研究对象,从法学、伦理学、哲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力求对民主社会下的法治与德治这两种治国方略的结合与统一以及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到法治与德治的统一作一全面的分析与探索。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主要是在综合前人关于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关系观点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一套实用性较强的德法统一论、方法论和实践过程。 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谈法治与德治的内涵及特点。学者对法治与德治含义的理解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法治与德治的含义如此丰富,似乎给出一个确切的概念很难。因此笔者是通过辨析几个相关的概念和概括法治与德治特点的方法来理解法治与德治的。第二部分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观点,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对立统一是事物间的普遍规律,法治与德治当然也不例外。法治与德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正因为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才能够形成互补,才能够统一起来共同治理国家。第三部分谈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理论依据和历史渊源。本部分主要从伦理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去谈论法治与德治相统一的理论依据和历史渊源。历史是一面镜子,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可以防止重蹈失败的覆辙,总结和学习成功的经验。历史上单一法治策略的短命和片面德治论的疲软,使我们看到只有把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统一起来,才能实现民主政治,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才能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第四部分谈法治与德治统一之实践论。前面三部分的探讨最后落实到实践中来就是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的统一,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法治与德治的统一。本部分从立法、执法、司法、法律与道德教育及监督等几方面来谈论如何在实践中实现法治与德治的统一。
【学位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D9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法治与德治的内涵及特点
    (一) 法治的内涵及特点
        1、关于法与法律
        2、关于法治与法制
        3、法治的特点
    (二) 德治的内涵及特点
        1、关于道德与伦理
        2、关于德治与人治
        3、德治的特点
二、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一)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1、法律与道德的共性
        2、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3、法律与道德的相互作用
    (二)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1、法治与德治的共性
        2、法治与德治的区别
        3、法治与德治的相互作用
三、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理论依据和历史渊源
    (一) 法治与德治的性质决定两者统一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依法治国的优势与不足
        2、以德治国的优势与不足
        3、法治与德治的互补
    (二) 依法治国的理性与道德需要
        1、法律产生的人性与现实基础
        2、执法司法需要法律和道德的双重评判
        3、人和法律的道德性影响着公民的守法程度
        4、宪政就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统一
    (三) 法治与德治统一的历史渊源
        1、中国法律文化中的法治与德治统一的历史
        2、西方法律文化中的法治与德治统一的历史
        3、忽视法治与德治的历史教训
四、法治与德治统一的实践过程
    (一) 立法中法治与德治的统一
        1、加强立法成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
        2、制定科学合理的立法法
        3、做好立法调查,确立立法目标,编制立法规划
        4、实行立法听证
        5、为公共道德立法
        6、法律完善中法治与德治的统一
    (二) 执法司法中法治与德治的统一
        1、培养执法司法人员较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情操
        2、执法司法中将严格地依法办事与合理的道德考虑相结合
        3、道德对法外空间案件的处理
        4、加强执法司法中的法律论证
        5、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三) 公民教育中法治与德治的统一
        1、学校教育中的法德统一
        2、社会教育中的法德统一
        3、职业教育中的法德统一
        4、将道德教育规范化为法律形式
    (四) 法律监督与道德监督的统一
        1、法律监督对道德监督的补充
        2、道德监督对法律监督的补充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自斌;法治论在20世纪中国的命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2 刘婷婷;;论新时期法治对人治的批判[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1期

3 陈金钊;;理想与现实之间——西方法学流派与法治[J];清华法治论衡;2000年00期

4 丁晓霞;;对我国法治实现途径的几点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岳海;《社会主义法治论纲》重点、疑难问题解析[J];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06期

6 孙首娟;;关系论视角下的法治辨析——兼论法治与人治、法制、德治的关系[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7 陈金全;;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康德法治论解读[J];法学家;2005年03期

8 韩月香;;法治建设的普世价值与本土资源[J];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4期

9 何永红;;戴雪法治论的普通法之维[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04期

10 温晓莉;;人治向法治敞亮的辩证法——柏拉图“哲王治国”思想与法治的关系[J];法学;2007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郑江平;税收法治论纲[D];厦门大学;2002年

2 关立新;《韩非子》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刘小刚;韩非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杨俊;宪政下的刑事法治[D];苏州大学;2010年

5 戴兆国;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力红;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寿荣;法治与德治的统一性探讨[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菊敏;和谐法治论[D];武汉大学;2005年

3 李洪华;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玉岐;当代中国理性法律文化的建构与法治进程[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程国山;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自治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林洪宇;试论柏拉图《法律篇》中的法律思想[D];西南大学;2009年

7 陈宗权;董仲舒政治哲学思想探源[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家文;论从源头上治理行政权力腐败[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安小毅;转型时期农村家庭变迁之法律问题[D];清华大学;2005年

10 胡勇;自由、秩序与法治[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43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843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e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