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移植之路探析

发布时间:2020-10-18 15:47
   法律移植,是世界法制发展的一种极其重要的途径。早在几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引起了比较法学家的关注。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世界各国法律相互交叉融合的今天,法律移植以其便利性和经济性,被世界上大多数法制落后国家的法治发展广为采用。法律移植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当今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它对于平衡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社会与法律发展,加快我国法制现代化步伐以及构建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法律关系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如何搞好法制现代化建设,使之不仅成为社会发展的保障,而且顺应法律国际化的潮流,与国际接轨,是我国法律移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引言、正文、结语。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法律移植是法制现代化和吸收先进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以及我们当代人对于法律移植应当持有的态度。正文部分共四章。第一章,首先对法律移植基本理论进行梳理,分别从法律移植的内涵、理论渊源和历史渊源展开论述,为现阶段法制现代化建设中的法律移植打下了理论根基。第二章,对我国和日本近代的法律移植现象进行历史考量和比较,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因素具体分析了具有相似的封建法律传统的两个东亚国家却有不同的法律移植结果的原因,并由此引发我们当代人思考,为当今的法律移植提供历史借鉴。在此基础上,第三章,本文从我国建设法制现代化这一历史任务的实际出发,指出法律移植与法制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分析了现阶段法制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及法律移植是法制现代化的现实选择。最后一章,指出当代中国法律移植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若干偏失,诸如:移植对象单一化、移植的理论基础薄弱、移植的内容不适合我国的国情、执法者对新法贯彻不到位等,并针对这些偏失以及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这一大局出发提出了当代法律移植应当遵循科学的法律移植原则,即法律移植与维护国家主权相统一原则;法律移植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原则;法律移植实现植体功能最大化原则;法律移植把握适时、适量、适度原则。并由此引出我们应该选择恰当的法律移植内容,分别从价值、表达、实践三个层面论述法律移植应当重视的内容。结语部分对全文作了简要的总结,并且对我国法制化进程中的法律移植之路寄予了美好的期望。 本文试图通过相关的研究,为现阶段的法律移植提供理论依据和历史佐证,道出其在法制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期望能够为当今的法治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办法,以此来开阔法治建设的视野,更好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学位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D920.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法律移植的基本理论
    (一) 法律移植的内涵解析
    (二) 法律移植的理论渊源
    (三) 法律移植的历史渊源
二、中日近代法律移植的比较与启示
    (一) 日本近代的法律移植
    (二) 中国近代的法律移植
    (三) 中日两国近代法律移植的比较
    (四) 中日两国近代法律移植的启示
三、法制现代化与法律移植的关系
    (一) 法制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二) 法律移植是法制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1. 法律移植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2. 法律移植是社会和法律发展不平衡性的现实需要
        3. 法律移植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四、我国当代法律移植的偏失与完善
    (一) 我国当代法律移植过程中存在的的偏失
        1. 法律移植在准备工作中存在的偏失
        2. 法律移植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偏失
        3. 法律移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偏失
    (二) 确定法律移植的原则
        1. 法律移植与维护国家主权相统一原则
        2. 法律移植与中国客观实际相符合原则
        3. 法律移植实现植体功能最大化原则
        4. 法律移植把握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
    (三) 法律移植内容的选择
        1. 法律价值层面应当重视的移植内容
        2. 法律表达层面应当重视的移植内容
        3. 法律实践层面应当重视的移植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耀跃;;印度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移植[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年02期

2 王越;刘丹丹;;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的移植和发展[J];文化学刊;2011年04期

3 侯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法律体系及其反思[J];学习论坛;2011年08期

4 王立民;;论上海租界法制的差异[J];法学;2011年07期

5 侯强;;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法律构建及其反思——以建国初期为研究中心[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04期

6 张浩书;眭鸿明;;反思中国法律发展的方法论立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迈向新世纪的江苏司法行政工作[J];法学天地;2000年01期

8 陈蕊丽;;模拟实训课程在公安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求实;2011年S1期

9 公丕祥;;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的司法保障[J];人民司法;2011年03期

10 杜号军;;刑事图像技术课堂教学改革——以实验课堂教学为例[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桂英;中国军事法制现代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邵宗日;英国租借威海卫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刘玉江;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的国民基础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王明新;现代社会中的法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振一;类型与动因: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的机理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金兰;法律移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晁育虎;转型中国法律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曹伊清;法制现代化视野中的清末房地产契证制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韩德明;司法的现代性及其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蔡道通;毛泽东刑法哲学思想论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峰;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移植之路探析[D];山西大学;2007年

2 陈龙香;论我国的法制现代化[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3 刘怡;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法律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保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制现代化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5 张晓光;新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方波;中国法制现代化中的法律移植:历史、问题与路径[D];郑州大学;2009年

7 覃勇;城市化与法制现代化[D];四川大学;2006年

8 陈豪;中国法制现代化中的典权制度[D];吉林大学;2008年

9 刘娟;论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关系[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10 常晶;法制现代化视野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46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846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4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