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董某、谢某破坏生产经营案评析

发布时间:2020-10-18 19:29
   网络经济的兴起推动了消费类电子商务经济的飞速发展。但目前其所处的网络市场经营环境、网络法律规范环境、以及保护消费者的环境尚不够健全。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商品信息不健全、消费者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等。例如网购中一些卖家为提高排名,雇人刷单的现象极为严重。目前各大购物平台就刷单行为已经出台成文禁令,以保障诚信经营、网购市场规范运行。而本文所选案例的当事人恰恰是反向利用刷单禁令。行为人间接利用此项禁止性规定,为竞争对手刷单,以达到让竞争对手被认定为刷单的目的,从而令其受到刷单处罚,以谋取不正当利益。本案成为首例淘宝恶意刷单入刑的案件。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针对本案行为人的刷单行为进行法律讨论。第一,罪与非罪即刑民关系的讨论。这种反向刷单行为究竟该评价为民事经济行为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还是评价为具有刑罚处罚性的刑事犯罪;第二,此罪与彼罪:本案最终被判定为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这样的判决结果是否合法合理。运用刑法解释分析破坏生产经营罪的保护法益、行为手段、行为后果以及主观要件,对网络电子商务经济市场中的网络犯罪行为进行法理分析。对于本案的判决结果,有不同观点的学者提出本案行为人的刷单行为,通过诋毁他人商誉、借助淘宝平台的监督机制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针对类似本案的刷单反向炒信的行为,是否可以评价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这不仅需要正确认识刷单行为,更需要合理的法理分析。将刑法理论结合具体行为手段进行行为定性和罪名分析。第三,本案两当事人是否成立共同犯罪。明确成立共同犯罪是否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同的主观故意,本案中两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虽不是案件审理的争议焦点,但仍具有值得思考和讨论的学术价值。建立有效的安全保障监督机制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保障消费者权益和电子商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当代法治社会中,要想合理高效地保证网络市场经济发展,建立起与网络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网购法规体系迫在眉睫。本文从相对典型的案例入手,引出对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客观需要的解释,从而得出对相关行为进行合目的性的规范方法。网络交易平台的独特特点,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网络化犯罪行为,例如刷单炒信已经形成较成熟的产业链。建立起对网络购物犯罪行为的合理处罚体制,才是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促进电子商务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手段。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0.5;D924.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案情概要
    第一节 基本案情
    第二节 法院审理情况
第三章 争议焦点
    第一节 本案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一、构成犯罪
        二、不构成犯罪
    第二节 本案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一、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
        二、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第三节 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一、不构成共同犯罪
        二、构成共同犯罪
第四章 法理分析
    第一节 本案行为构成犯罪
    第二节 本案行为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
        一、网店经营属于破坏生产经营罪的法益范围
        二、刷单炒信破坏网店经营秩序符合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客观方面
        三、行为人具有破坏生产经营罪的主观故意要件
    第三节 本案行为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想象竞合
        一、网店声誉属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法益范围
        二、损害网店声誉符合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客观方面
        三、行为人具有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主观故意要件
    第四节 本案两行为人构成共同犯罪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艳红;;形式与实质刑法解释论的来源、功能与意义[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2 黄晓亮;;恶意给好评致使网店被降权处理的刑法评价[J];中国检察官;2015年06期

3 张明楷;;共同犯罪的认定方法[J];法学研究;2014年03期

4 张明楷;;网络时代的刑法理念——以刑法的谦抑性为中心[J];人民检察;2014年09期

5 张明楷;;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J];中国法学;2010年04期

6 柏浪涛;;破坏生产经营罪问题辨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程晓燕;形式解释论的提倡[D];山东大学;2013年

2 孙黎文;破坏生产经营罪若干疑难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46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846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5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