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1-01-27 07:52
新时代基层社会涌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求社会治理工作不断创新。法治化是新时代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关键在于用法治精神与法律制度影响和约束社会治理的思想与模式。在治理过程中,把党的领导作为社会治理法治化的主线,把多元共治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落脚点,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本文阐述了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重要意义,在对立法工作相对滞后、治理法治保障制度不完善等不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坚持科学立法、完善调处机制等新时代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文章来源】: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36(05)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重要意义
(一)夯实党执政基础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
(二)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三)促进基层治理创新实践转化的法治保障
二、影响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不利因素分析
(一)立法工作相对滞后
(二)治理法治保障制度不完善
第一,依法治理还不到位。
第二,治理主体的法治观念淡薄。
三、新时代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科学立法,建立较为完备的治理制度体系
第一,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立法和制度体系。
第二,加强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机制。
(二)完善调处机制,推进法律服务零距离
第一,建立法律顾问工作机制。
第二,完善便民服务机制。
第三,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三)弘扬法治文化,形成全民守法的格局
第一,完善政府为引导的全民普法制度。
第二,挖掘具有地域社会的法律文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兼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J]. 王聃. 党政干部学刊. 2017(04)
本文编号:3002716
【文章来源】: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36(05)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重要意义
(一)夯实党执政基础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
(二)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三)促进基层治理创新实践转化的法治保障
二、影响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不利因素分析
(一)立法工作相对滞后
(二)治理法治保障制度不完善
第一,依法治理还不到位。
第二,治理主体的法治观念淡薄。
三、新时代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科学立法,建立较为完备的治理制度体系
第一,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立法和制度体系。
第二,加强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机制。
(二)完善调处机制,推进法律服务零距离
第一,建立法律顾问工作机制。
第二,完善便民服务机制。
第三,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三)弘扬法治文化,形成全民守法的格局
第一,完善政府为引导的全民普法制度。
第二,挖掘具有地域社会的法律文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兼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J]. 王聃. 党政干部学刊. 2017(04)
本文编号:3002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002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