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法的现代转型
发布时间:2021-02-04 02:54
经济全球化导致法律的全球化,我国正处于法律现代化进程之中,制订民法典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这一浩大工程则需要从梳理本土资源和移植西方先进法律二方面着手。从20世纪初至今,学界对中国古代有无民法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对该问题的两种相对的立论反映了近代以来对中国法律本土资源的不同认知。本文在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民法典的制订过程中为什么要重视本土资源的理由,提出在我国编纂民法典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要避免“西方中心论”的观点,不仅要重视引进吸收西方法律的先进理念及其具体规范,更要本着使民法典不仅是一部先进的纸上条文,更是一部适合我国国情、运作自如的法律的原则而重视吸收转化自身的传统法律资源。第二部分,本文从反驳无民法论之立论角度提出以西方近现代民法之形式与概念为视角的不妥之处,从民法的本质、特征、表现形式、渊源入手指出中国古代社会存在民法。并且详细论证了所有古代社会的民法皆具有不平等的性质,分析古代法律与近现代法律之间的不同之处,从而反驳了以中国古代法律不具有平等性为由而否认中国古代有民法的观点;又从法律渊源角度分析世界古代时期民法更多为学者立法,从而反驳以法律须为国家制订法为由否认中国古代民法...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编纂民法典的意义
2、研究我国古代民法之现代转型的意义
3、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对“中国古代无民法”通说的质疑
1、对以西方中心论为视角的质疑
1.1 民法的本质属性
1.2 民法本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1.3 不同时期的民法目的不同
2、对以自由平等为视角的质疑
2.1 古代东西方民法共同之处——身份制法
2.2 平等是政治法乃至整个现代法治的基石
3、对法律必须为国家制订法的质疑
3.1 古代法律的渊源
3.2 古代法多为学者法
二、礼的民法本质
1、礼的实质
1.1 礼的起源与发展
1.2 礼的民法本质
2、礼、刑、道德
2.1 礼、刑、道德释义
2.2 礼与刑
2.3 礼与道德
三、中国民法现代化与中国古代民法的关系
1、本土资源的作用与影响
1.1 传统造就民法的个性
1.2 传统法律资源的作用和影响
2、古代民法精神与现代民法精神的契合
2.1 现代化必须重视本土资源
2.2 古代民法的现代转型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017600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编纂民法典的意义
2、研究我国古代民法之现代转型的意义
3、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对“中国古代无民法”通说的质疑
1、对以西方中心论为视角的质疑
1.1 民法的本质属性
1.2 民法本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1.3 不同时期的民法目的不同
2、对以自由平等为视角的质疑
2.1 古代东西方民法共同之处——身份制法
2.2 平等是政治法乃至整个现代法治的基石
3、对法律必须为国家制订法的质疑
3.1 古代法律的渊源
3.2 古代法多为学者法
二、礼的民法本质
1、礼的实质
1.1 礼的起源与发展
1.2 礼的民法本质
2、礼、刑、道德
2.1 礼、刑、道德释义
2.2 礼与刑
2.3 礼与道德
三、中国民法现代化与中国古代民法的关系
1、本土资源的作用与影响
1.1 传统造就民法的个性
1.2 传统法律资源的作用和影响
2、古代民法精神与现代民法精神的契合
2.1 现代化必须重视本土资源
2.2 古代民法的现代转型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017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017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