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美国跨境数据流动的管辖模式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6-19 18:57
  [目的/意义]数据资源成为国家主权保护和国际综合实力的重要依据及参考对象,数据主权应运而生,并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研究美国跨境数据流动中管辖模式对中国具有借鉴和警示意义。[研究设计/方法]调研了美国跨境数据流动管辖的发展过程以及政策体系和管辖模式,并结合法律知识对美国管辖模式进行评析。[结论/发现]美国的跨境数据流动管辖模式采取的是属人原则为主,属地原则为辅。[创新/价值]美国跨境数据流动的管辖模式研究,对中国跨境数据流动的政策体系和管辖模式的构建和形成具有借鉴意义。 

【文章来源】:图书情报知识.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跨境数据流动的定义
2 美国跨境数据流动管辖的发展历程
    2.1 起步探索阶段
    2.2 积累完善阶段
    2.3 发展扩张阶段
3 美国跨境数据流动的政策体系及管辖模式
    3.1 美国跨境数据流动的政策体系
        3.1.1 准许数据自由流入政策体系
        3.1.2 严格限制数据流出政策体系
    3.2 美国跨境数据流动管辖模式
        3.2.1 属人原则为主
        3.2.2 属地原则为辅
    3.3 美国跨境数据流动管辖模式评析
        3.3.1 美国跨境数据流动管辖模式对数据流动的影响
        3.3.2 美国跨境数据流动管辖模式对国家与个人数据权益的权衡
        3.3.3 美国跨境数据流动管辖模式与其他国家的冲突
4 中国的跨境数据流动管辖模式及完善建议
    4.1 我国基于属地管辖的跨境数据流动本地化管辖模式
        4.1.1 《网络安全法》奠定跨境数据流动属地管辖模式根基
        4.1.2 《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强化跨境数据流动属地管辖模式
        4.1.3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继续助力跨境数据流动属地管辖
    4.2 我国现有跨境数据流动管辖模式的不足
        4.2.1 立法管辖存在地域倾向和立法空白
        4.2.2 司法管辖缺乏国际司法合作
        4.2.3 执行管辖中中外管辖实践动力不足
    4.3 我国跨境数据流动管辖模式的完善对策
        4.3.1 立法管辖上以市场经济为立法基础,推动缺口区域数据立法
        4.3.2 司法管辖上促进国际合作,实现各国间的司法互助
        4.3.3 执行管辖上把握好捍卫本国主权完整和促进国际合作的“红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墨加协定》投资争端解决之“三国四制”:表象、成因及启示[J]. 池漫郊.  经贸法律评论. 2019(04)
[2]保密与泄密:我国律师保密制度的完善——以“吹哨者运动”下的美国律师保密伦理危机为视角[J]. 刘少军.  法学杂志. 2019(02)
[3]论规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滥用的美国程序弹性规制模式[J]. 江悦.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1)
[4]美国国土安全事务中的情报融合[J]. 蔡士林.  情报杂志. 2019(01)
[5]西方国家网络治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许鑫.  电子政务. 2018(12)
[6]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内容及特点分析[J]. 李馥伊.  中国经贸导刊. 2018(34)
[7]美墨加协定的四点变化[J]. 杰弗里·弗兰克尔.  中国经济报告. 2018(11)
[8]美国快速通过CLOUD法案 明确数据主权战略[J]. 洪延青.  中国信息安全. 2018(04)
[9]美国《出口管理条例》许可例外制度研究[J]. 葛晓峰.  国际经济合作. 2018(03)
[10]美国网络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及其启示[J]. 张臻,孙宝云,李波洋.  情报杂志. 2018(03)

硕士论文
[1]全球治理视域下网络空间治理的问题研究[D]. 陶国银.中共中央党校 2018
[2]数据主权的国际法规制研究[D]. 张静雯.内蒙古大学 2018
[3]中美俄欧网络安全立法比较研究[D]. 刘天慧.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4]大数据背景下国家信息主权保障问题研究[D]. 宋佳.兰州大学 2018
[5]跨境破产管辖权冲突研究[D]. 洪靖.吉林大学 2017
[6]跨境海事破产案件的管辖权冲突及对策研究[D]. 勾阳阳.大连海事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38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238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6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