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胡伯国际礼让说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9-28 03:05
胡伯的国际礼让说作为十七世纪国际私法史上里程碑式的学说体系,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胡伯国际礼让的性质无论是在私法理论还是在司法实践上都是强制性规范而非道德性谦让。笔者力图从法律、哲学、历史等方面着手,探寻胡伯国际礼让说的前世今生。从思想政治层面上探究,绝对主权观的横行于世与理性主义西方哲学精神为胡伯的礼让学说提供肥沃的思想土壤;从社会科学层面上探究,包罗万象的罗马万民法的法律传统与荷兰极力对外扩张称霸世界的历史环境为胡伯的礼让学说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从理论文本层面上探究,胡伯国际礼让学说著作的遣词造句与后世斯托雷、比尔、柯里等学者否定又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再次证明了胡伯国际礼让的强制性质。而我国现阶段在外国判决的承认与执行领域还是恪守互惠原则,尽管互惠原则在学术界早已遭受到各方的批评,但是在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其仍然具有生存与发展的理论空间,废除适用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我国互惠原则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那么,如何从胡伯的国际礼让学说当中发现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建设的重要启示就显得更为弥足轻重了。笔者认为在这样复杂矛盾的背景下,我...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3.1 本文的创新点
1.3.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胡伯国际礼让说探究
2.1 胡伯国际礼让说的误读
2.1.1 胡伯国际礼让说误读的现状
2.1.2 胡伯国际礼让说误读的原因
2.2 胡伯国际礼让说的思想政治层面探究
2.2.1 绝对主权观念
2.2.2 西方哲学精神
2.3 胡伯国际礼让说的社会科学层面探究
2.3.1 罗马法的思想
2.3.2 荷兰的历史环境
2.4 胡伯国际礼让说的理论文本层面探究
2.4.1 胡伯理论的文本
2.4.2 后世的理论继承
3 胡伯国际礼让说在中国的应用
3.1 互惠原则的含义及其实质
3.2 我国关于互惠原则的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
4 胡伯国际礼让说对中国的启示
4.1 一带一路建设对互惠原则发展提出的挑战
4.2 我国应坚持礼让基础上展开国际合作
4.3 我国应坚持礼让与互惠的相互协作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411123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3.1 本文的创新点
1.3.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胡伯国际礼让说探究
2.1 胡伯国际礼让说的误读
2.1.1 胡伯国际礼让说误读的现状
2.1.2 胡伯国际礼让说误读的原因
2.2 胡伯国际礼让说的思想政治层面探究
2.2.1 绝对主权观念
2.2.2 西方哲学精神
2.3 胡伯国际礼让说的社会科学层面探究
2.3.1 罗马法的思想
2.3.2 荷兰的历史环境
2.4 胡伯国际礼让说的理论文本层面探究
2.4.1 胡伯理论的文本
2.4.2 后世的理论继承
3 胡伯国际礼让说在中国的应用
3.1 互惠原则的含义及其实质
3.2 我国关于互惠原则的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
4 胡伯国际礼让说对中国的启示
4.1 一带一路建设对互惠原则发展提出的挑战
4.2 我国应坚持礼让基础上展开国际合作
4.3 我国应坚持礼让与互惠的相互协作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411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41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