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英美法系法人刑事责任归责原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31 17:57
  文章所要讨论的“法人”不局限于现代社会中的法人团体,而是采取更广泛的含义,指由一定数量自然人所组成的,拥有独立人格与意志的集合体。本文拟先从英美法系法人刑事责任的变迁出发,考察其发展脉络,再梳理其历史与现状,预测其未来发展方向,并最终落脚到我国单位犯罪面临的问题上,尝试提出解决我国问题的思路。首先,文章将追溯英美法系法人刑事责任的发展历史,梳理其发展脉络与规律。本文认为,英美法系法人刑事责任发展呈现范围逐渐扩大、归责原理不断变迁的态势。此发展历程表明,英美法系虽然率先承认法人刑事责任,但其却采用迂回路径,即以法人成员为中介追究法人刑事责任。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方式的确为追究法人刑事责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随着社会发展,此种归责原理无法应对某些法人犯罪问题。因此,近年来,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都相继转移注意力,进而出现了倡导关注法人自身特征与独立人格以追究法人刑事责任的潮流。随后,文章将介绍英美法系法人刑事责任现行归责原理,然后探讨现行原理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突破或松动,并试图从法人本质角度说明法人刑事责任归责原理正经历从替代责任归责原理向法人本体责任原理的转变。传统法人刑事责任理论从拟制说与实...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英美法系法人刑事责任发展变迁
    (一)刑事责任归责范围变迁
    (二)刑事责任归责理论变迁
二、英美法系法人刑事责任归责原理:替代责任原理(一)——同一原则
    (一)原则和局限
    (二)原则的突破
三、英美法系法人刑事责任归责原理:替代责任原理(二)——上级责任原则
    (一)原则与局限
    (二)原则的松动
四、英美法系法人刑事责任归责原理:法人本体责任原理
    (一)科尔曼的“超越”
    (二)前提与特征
五、英美法系法人刑事责任归责原理之启示
    (一)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认定之困境
    (二)英美法系法人刑事责任归责原理之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单位犯罪的困境与出路——单位固有责任论之提倡[J]. 邹玉祥.  北京社会科学. 2019(09)
[2]合规计划对单位犯罪理论的冲击与重构[J]. 李永升,杨攀.  河北法学. 2019(10)
[3]法人刑事责任的本质转变与法人犯罪立法的未来改革[J]. 李鄂贤.  法学杂志. 2019(05)
[4]论单位犯罪的处罚模式——以“单位刑事责任双层论”为视角[J]. 郑祖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5]试论英美法系法人犯罪的归责路径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许佳.  刑法论丛. 2018(01)
[6]美国法人犯罪制度发展及启示[J]. 徐鹏博.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7(04)
[7]美国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认定及其启示[J]. 徐鹏博,黎宏.  人民检察. 2017(19)
[8]单位犯罪的“嵌套责任论”[J]. 陈忠林,席若.  现代法学. 2017(02)
[9]企业刑事责任二元模式研究[J]. 周振杰.  环球法律评论. 2015 (06)
[10]企业犯罪预防中合规计划制度的借鉴[J]. 李本灿.  中国法学. 2015(05)

博士论文
[1]单位犯罪刑事责任及实务问题研究[D]. 杨国章.华东政法大学 2011
[2]法人刑事责任研究[D]. 徐启明.吉林大学 2010
[3]公司犯罪论[D]. 卢林.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英美法系法人刑事责任论[D]. 杨启昌.中国政法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68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468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c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