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论唐朝的收养制度

发布时间:2017-05-12 08:04

  本文关键词:论唐朝的收养制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收养作为现代意义上的一个法律概念,指的是公民(自然人)依照法律收养他人子女,与被收养人形成拟制父母子女关系的法律行为。中国传统古代社会在朴素的礼法观念影响下,宗桃继承的观念深入人心,正所谓“有子立长,无子立嗣”,尤其重视家族的完整性,收养作为使血统得以传承的一种拟制性补救措施,不仅是亲属关系发生的重要途径,而且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各项法律制度趋于完备,收养行为由之前约定成俗的习惯,在此阶段以律的形式稳定下来,并不断细化。长期以来,对唐朝收养制度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单个方面,如:收养的类型、目的及家产的继承等等,但是对于唐朝收养制度整体的分析和概括还不够。因此本文通过对唐朝以前收养制度的梳理,进而剖析收养制度在唐朝入律后的主要内容,最后总结出唐朝收养制度的新特点,以及当时的历史成因和社会意义,力图从更宏观的角度完整的呈现出唐朝的收养制度。本论文除引言之外共分三个部分。引言主要论述了研究唐朝收养制度的意义,总结了目前对此制度的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论文正文的第一个部分主要对收养制度进行概述。介绍了收养的概念、历史源流以及唐朝以前的收养制度。收养作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法律概念,在古今中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唐朝以前往往以民间习俗、惯例的形式出现,因此这一部分的内容重点概述了此时期收养制度的发展变迁。正文的第二个部分对唐朝收养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剖析。该部分主要包括收养的主体、收养关系的确立和解除、收养的类型以及养子的权利和义务。首先按照收养主体的不同分为嗣父生前的立嗣、寡妇的立嗣和夫妇死亡后的立嗣三种情况;接下来介绍了收养关系的确立所遵循的程序和文书,并且分析了收养关系的解除;再次将唐朝收养的类型细化为五类,其中宦官养子是唐朝中后期不可忽视的新现象;最后用现代的法律框架,从被收养人的角度总结了其权利和义务,包括作为养子要承担的刑事责任。正文的第三个部分主要对唐朝的收养制度进行历史评析。包括唐朝收养制度所具有的新特点,历史成因和社会意义。首先总结了唐朝的收养制度所具有的等级性、宗法色彩浓厚等不同于前朝后代的新特点;其次阐述了收养制度之所以在唐朝趋于稳定、完善的历史原因,并讨论了其社会意义。总之,我们要对唐朝收养制度进行全面把握,吸收其精华理念,为现代收养法提供新的借鉴。
【关键词】:唐朝 收养制度 养子 继承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9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astract6-9
  • 引言9-11
  • 一、收养制度的概述11-16
  • (一)收养的概念及历史源流11-13
  • (二)唐朝以前的收养制度概述13-16
  • 二、唐朝收养制度的主要内容16-28
  • (一)收养的主体16-18
  • (二)收养关系的确立和解除18-20
  • (三)收养的类型20-23
  • (四)养子的权利义务23-28
  • 三、唐朝收养制度的历史评析28-35
  • (一)唐朝收养制度的特点28-32
  • (二)唐朝收养制度的历史成因和社会意义32-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8
  • 致谢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侠;;养子不孝收养关系可解除[J];老同志之友;2013年16期

2 罗本琦;建立我国特别收养制度刍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牛凌峰;公民如何办理收养关系[J];中国农村科技;2002年09期

4 张增帆;谈收养关系的解除[J];社会福利;2002年11期

5 牛凌峰;;公民如何办理收养关系[J];农家科技;2002年01期

6 李德勇;;解除收养关系,养父母为养子盖的房归谁所有?[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4年06期

7 ;解除收养关系,养父母为养子盖的房归谁所有?[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4年06期

8 王逍;;“透明式”跨族群收养关系的文化诠释——以丽水市莲都区老竹镇沙溪村畲族收养汉族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9 张天;;收养关系解除后还能向养女要生活费吗?[J];农技服务;2006年06期

10 本刊特约评论员;;儿童利益优先[J];社会福利;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逸民;;试论在新形势下的家庭职能[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律师;签订协议就算解除收养关系了吗[N];广西政法报;2003年

2 梁永胜;收养关系成立继承要按顺序[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3 张讯;无法共同生活,,解除收养关系[N];法制日报;2004年

4 赵勇军;解除收养关系 法律有规定[N];贵州日报;2004年

5 上海市华天平律师事务所 牛来惠 律师;合法的未成年收养关系能解除吗?[N];解放日报;2000年

6 ;婚内收养关系 离异不能解除[N];吉林农村报;2005年

7 凌伟;未办登记的收养关系是否有效[N];法治快报;2007年

8 吴栾赵阎律师事务所律师 吴以钢;未经登记或公证的收养关系能否解除[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单素萍 孟耀军;收养关系解除后岂能继续“赖”在养父家[N];检察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李源 徐旭;收养关系以民政部门登记为准[N];中国妇女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乌仁斯琴;我国收养关系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D];内蒙古大学;2014年

2 刘元敏;论未成人收养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s

本文编号:359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59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e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