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对协商法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0-15 17:38
近年来,协商法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尤其在立法和司法层面,法治的协商性得到进一步彰显。在协商法治过程中,网络传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网络传播不仅提供了协商法治的平台,也降低了协商法治的成本和拓宽了协商法治的范围。但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协商法治也可能面临着一些问题,协商的缺位会导致群体极化的发生,协商的越位会导致压力型法治的产生。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协商法治的内涵和表现
1.1 协商法治的基本内涵
1.2 协商法治的主要表现
2 网络传播对协商法治的作用
2.1 提供了协商法治的平台
2.2 降低了协商法治的成本
2.3 拓宽了协商法治的范围
3 网络传播环境下协商法治面临的问题
3.1 协商缺位导致的群体极化
3.2 协商越位导致的压力型法治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体间型立法的概念及其意义[J]. 葛先园.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1(04)
[2]司法成本及其节约与控制[J]. 游劝荣.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博士论文
[1]权利与权力双重视角下的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D]. 张淑华.华中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9174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协商法治的内涵和表现
1.1 协商法治的基本内涵
1.2 协商法治的主要表现
2 网络传播对协商法治的作用
2.1 提供了协商法治的平台
2.2 降低了协商法治的成本
2.3 拓宽了协商法治的范围
3 网络传播环境下协商法治面临的问题
3.1 协商缺位导致的群体极化
3.2 协商越位导致的压力型法治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体间型立法的概念及其意义[J]. 葛先园.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1(04)
[2]司法成本及其节约与控制[J]. 游劝荣.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博士论文
[1]权利与权力双重视角下的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D]. 张淑华.华中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91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69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