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高等院校法学教育之战略转型及应对——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2-11-08 22:16
  "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为民族高等院校法学教育之勃兴及战略转型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基于此,民族高等院校应直面挑战,在总结法学教育得失基础上,不仅要回应国家和社会对法治人才的基本需求,而且要及时调整法学教育及法治人才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功能与角色定位,以对推进民族地区法学教育发展和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有所助益。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高等院校法学教育之战略转型
    (一)为什么要转型?
        1. 法学专业被强势学科挤压,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2. 优势和特色难以凸显
        3. 应试教育倾向较为严重
        4. 教学方法单一,与实践脱节现象较为严重
    (二)如何转型?
        1.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法学教育之定位
        2. 人才培养思路和培养模式的转变
三、应对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法律问题及法治机制构建[J]. 王刚.  法学杂志. 2017(02)
[2]我国法学教育的反思与改进[J]. 陈向聪.  西部法学评论. 2009(02)
[3]对民族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定位的思考——以广西民族大学为视角[J]. 杨红文.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8(04)
[4]中国法学教育改革评析[J]. 朱立恒,曹盛.  当代法学. 2008(04)



本文编号:3704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704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9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