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价值意蕴
发布时间:2022-12-05 20:07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与此同时,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支配权,是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要求的重要体现,是实现良法善治这一改革总目标的重要抓手。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巩固道德、涵养文化:法治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托
1.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
3. 法治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类型。
二、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支配权、主导权、话语权
1. 主流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
2.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3. 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三、德润人心、法安天下: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1.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2.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3.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得益彰。
四、美德孕育良法、义行促进善治:良法才能实现善治
1. 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深刻变革。
2.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J]. 张文显. 中国人大. 2019(19)
[2]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意蕴与适度性[J]. 王淑芹,王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3]法治与德治的互动:规则意识培育的双重维度[J]. 刘泾. 理论与改革. 2017(06)
[4]重新思考平等、公平和正义[J]. 俞可平. 学术月刊. 2017(04)
[5]以法治国与中华文明的自我超越[J]. 任剑涛.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4(06)
[6]当代犬儒主义的良心与希望[J]. 徐贲. 读书. 2014(07)
[7]法治文化论纲[J]. 李德顺.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7(01)
本文编号:3710269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巩固道德、涵养文化:法治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托
1.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
3. 法治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类型。
二、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支配权、主导权、话语权
1. 主流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
2.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3. 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三、德润人心、法安天下: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1.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2.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3.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得益彰。
四、美德孕育良法、义行促进善治:良法才能实现善治
1. 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深刻变革。
2.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J]. 张文显. 中国人大. 2019(19)
[2]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意蕴与适度性[J]. 王淑芹,王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3]法治与德治的互动:规则意识培育的双重维度[J]. 刘泾. 理论与改革. 2017(06)
[4]重新思考平等、公平和正义[J]. 俞可平. 学术月刊. 2017(04)
[5]以法治国与中华文明的自我超越[J]. 任剑涛.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4(06)
[6]当代犬儒主义的良心与希望[J]. 徐贲. 读书. 2014(07)
[7]法治文化论纲[J]. 李德顺.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7(01)
本文编号:3710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710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