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湘怡、林超故意杀人案的法律分析
本文关键词:梁湘怡、林超故意杀人案的法律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们在充分享受舒适、便捷的现代生活的同时,一些丑恶的犯罪现象也沉渣泛起,有些犯罪现象还日益猖獗,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与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近年来屡屡被新闻媒体报道的杀婴犯罪尤为引人注目,仅仅媒体所披露的未婚母亲实施杀婴犯罪的案例就有数十起。本文所要研究的案例是2010年发生在广州市海珠区的梁湘怡、林超溺杀亲生女婴案。2011年5月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依法对梁湘怡、林超故意杀人案进行审判,对两名被告人以故意杀人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和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本文首先从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理论入手,从主客观两方面对两名被告人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杀婴行为的性质进行了辨析;对两名被告人构成共犯关系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梁湘怡、林超两被告人所判刑罚之轻重进行了法理评析;最后就如何预防和惩治杀婴犯罪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反思,并从完善立法、司法、行政执法以及落实社会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
【关键词】:杀婴 故意杀人罪 遗弃罪 共犯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0.5;D924.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8
- 第一章 案例概述8-10
- 1.1 案情介绍8
- 1.2 诉讼过程及判决结果8
- 1.3 本案的争议焦点8-10
- 第二章 本案涉及问题的法律分析10-23
- 2.1 本案中梁湘怡杀婴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法理分析10-14
- 2.1.1 从客观方面对梁湘怡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认定10-12
- 2.1.2 从主观方面对梁湘怡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认定12-14
- 2.2 本案中梁湘怡杀婴行为的性质分析14-16
- 2.2.1 遗弃罪概念及其争议概述14-15
- 2.2.2 梁湘怡杀婴行为的性质——故意杀人而非遗弃15-16
- 2.3 本案中林超的行为性质分析16-20
- 2.3.1 林超与梁湘怡是否构成共犯关系17
- 2.3.2 林超应当归属于哪一种共同犯罪人17-19
- 2.3.3 林超在本案中的作用—主犯抑或从犯19-20
- 2.4 本案中两被告人量刑轻重问题分析20-23
- 2.4.1 现代刑罚理论概述20-22
- 2.4.2 对本案中两被告人量刑轻重问题的重新认识22-23
- 第三章 由本案引发的思考23-30
- 3.1 我国在防控杀婴犯罪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23-25
- 3.1.1 我国在防控杀婴犯罪方面存在的立法缺陷23-24
- 3.1.2 我国对杀婴犯罪的定罪量刑缺乏明确标准24
- 3.1.3 我国儿童福利保障制度不完善24-25
- 3.2 我国防控杀婴犯罪的对策思考25-30
- 3.2.1 立法对策25
- 3.2.2 司法对策25-26
- 3.2.3 行政执法对策26-27
- 3.2.4 落实社会配套措施27-30
-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2
- 致谢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问欣;抛弃伤者致死被判故意杀人罪[J];道路交通管理;2005年01期
2 殷永军;;从法医学视角把握(间接)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致死)罪的判断标准[J];人民检察;2008年03期
3 魏克家;关于故意杀人罪的预防[J];北京政法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4 李子园;;遗弃重病男友获故意杀人罪[J];人生与伴侣(月末版);2009年11期
5 郑远宏;论我国刑法中故意杀人罪的几个问题[J];检察实践;2001年06期
6 林建军 ,龚怡诺;酒后撞人拖行致死被以故意杀人罪论处[J];道路交通管理;2002年09期
7 付立庆;故意杀人罪罪状检讨[J];人民检察;2003年05期
8 朱治明;故意轧死伤者——以故意杀人罪论处[J];道路交通管理;2003年07期
9 袁秀岩;邵磊;;论故意杀人罪与其他相关犯罪的区别[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王欣 ,陈晓波;故意杀人罪法条设置检讨及完善[J];人民检察;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峰;鹿纪国;;在医疗活动中随意处死活性引产儿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静波;四被告人构成故意杀人罪领重刑[N];人民法院报;2013年
2 董王超;构成故意杀人罪[N];河南法制报;2014年
3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法院 高魁邋师俊杰;丈夫遭遇危险时妻子不予救助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N];人民法院报;2007年
4 杨彩方;浅谈故意杀人罪的认定[N];法治快报;2008年
5 邓辉;见死不救 男子涉嫌故意杀人罪[N];西部法制报;2008年
6 李华邋杨慧文;坐视妻子溺水身亡丈夫构成故意杀人罪[N];检察日报;2008年
7 记者 岳耀勇 通讯员 刘波;温州瓯海原区委书记谢再兴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批准逮捕[N];检察日报;2010年
8 李金健 实习生 莫日华;韩群凤犯故意杀人罪一审被判5年[N];东莞日报;2011年
9 汤计;助人自杀,被告以故意杀人罪获刑10年[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汪海鹰;刘某抢劫之后又杀人构成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N];人民法院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憬宏;论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适用[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磊;故意杀人罪死刑司法限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璇;安乐死涉罪若干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2 江涛;帮助自杀非罪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平;刑法中的“特别残忍手段”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4 黄云龙;中美故意杀人罪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金娅敏;论主观方面对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5年
6 孟强;论故意杀人罪与强奸罪的界限问题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7 朱萌;论故意杀人罪的司法认定[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孙远;故意杀人罪中死缓适用的标准规范化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9 王美玲;不作为故意杀人罪案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10 王树友;夏俊峰故意杀人案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梁湘怡、林超故意杀人案的法律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78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