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廷杖制度浅析
本文关键词:明朝廷杖制度浅析
【摘要】:廷杖,顾名思义,即当廷杖责,是皇帝对因进谏而触犯皇权或存在过失的官员在朝堂上处于杖责的刑罚,目的是当众对抗命大臣进行身心上的折辱,以实现其警戒及威吓作用。该刑罚在明以前已有所见,但其使用在有明一代达到巅峰,作为重典治吏原则的典型体现,作为一种法外用刑,横贯明朝历史的廷杖,固然对吏治清明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所产生的更多是负面影响。而其能在明朝得以如此频繁适用的原因也值得深思。本文以明史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明朝诸多廷杖案例及其特殊政治、社会等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这一刑罚被明朝历代皇帝频繁实施的原因进行详尽分析,从前人学术成果涉及较少的受杖者角度对廷杖这一特殊现象得到深层、更全面的认识。主要结论为廷杖在明朝泛滥的根源除重典重刑的基本原则及其独特的内阁宦官交替专权等方面外,受杖者自身即士大夫阶层的选拔过程,明朝言官制度的特殊发展,及士大夫阶层在明朝以来的精神走向也都对这一法外刑的频繁实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明朝 廷杖 士大夫 法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1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7
- 1.2 研究现状7-9
- 1.3 研究思路9-11
- 第二章 明朝廷杖历史考述11-17
- 2.1 廷杖起始时间考辩11-12
- 2.2 明朝廷杖的发展演变及特点12-15
- 2.2.1 前期萌芽阶段洪武——宣德12-13
- 2.2.2 中期泛滥阶段成化——万历13-14
- 2.2.3 后期衰亡阶段万历后期——崇祯14-15
- 2.3 明朝廷杖具体施刑情况15-17
- 第三章 明朝廷杖的影响17-22
- 3.1 明朝廷杖对皇权的影响17-18
- 3.2 廷杖对士大夫阶层的影响18-20
- 3.2.1 对士大夫身体方面的影响18
- 3.2.2 对于士大夫心理方面的影响18-19
- 3.2.3 士大夫对于受杖的反应19-20
- 3.3 廷杖与明朝法制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20-22
- 第四章 明朝廷杖频发之根源分析22-29
- 4.1 从施杖者分析明朝廷杖频发的原因22-25
- 4.1.1 重典治吏原则的确立及长期适用22-23
- 4.1.2 权臣、宦官交替专权及严重的党争23-24
- 4.1.3 明朝皇帝自身性格缺陷24-25
- 4.2 从受杖者角度分析明朝廷杖频发的原因25-29
- 4.2.1 八股取试制度对士大夫阶层的束缚25-26
- 4.2.2 言官制度26-27
- 4.2.3 士大夫阶层沽名取直思想27-29
- 结语29-30
- 附录30-37
- 参考文献37-40
- 致谢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为东;清代六科给事中制度之式微[J];南都学坛;2004年06期
2 白杨;;论兰克史学在唐史研究中的应用——以唐代给事中及其职掌为中心[J];理论界;2009年02期
3 祁德贵;论唐代给事中的主要职掌[J];中国史研究;1995年01期
4 刘国有;;简论明朝御史给事中在民事行政救济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7年06期
5 殷琦;;浅论明代都察院与六科给事中制度[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马子木;;顺治朝六科制度述略[J];清史研究;2013年03期
7 陈时龙;;明代官员“管怀理”姓氏考辨[J];明史研究;2013年00期
8 史伟;;话说唐初言谏监察制度[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07期
9 郑秦;论明清时期国家权力的监督机制[J];比较法研究;1992年01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冬;中国古代的法律监督[N];西部法制报;2012年
2 胡淼森;略论中国古代监察原则的当代价值[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明一;清代六科行政监控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丽丽;唐代给事中述要[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谈静;明朝廷杖制度浅析[D];西北大学;2015年
3 郭景未;明代六科给事中制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霞云;论清代六科给事中制度的异化与借鉴[D];苏州大学;2011年
5 王昕;明代六科给事中制度及其现代启示[D];辽宁大学;2014年
6 胡斌;明清监察制度初探[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66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666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