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论疑难案件中法律概念的解释

发布时间:2017-08-20 19:48

  本文关键词:论疑难案件中法律概念的解释


  更多相关文章: 疑难案件 法律概念 解释


【摘要】: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少对特定的法律概念的解释会直接影响裁判结果的疑难案件。在这类案件中,法律概念能否涵盖特定事实尚存疑问,法官需通过解释对相关法律概念进行澄清说明,才能将其准确适用到具体个案中。此类疑难案件的形成的原因在于法律概念的模糊性和含混性,这两个不同分量和特征的原因决定了疑难案件中法律概念解释的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外延不明确的的模糊法律概念要求司法者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来对模糊法律概念具体界限进行最佳的解释,因此模糊法律概念以客观说作为解释目标,通过利益衡量的方法来获得妥当的理解;内涵外延都不明确的含混法律概念则应去探究立法者在型构该法律概念时采纳何种标准去归类,因此含混性法律概念以主观说作为解释的目标,通过体系解释和历史解释的方法来获得正确的理解。
【关键词】:疑难案件 法律概念 解释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9
  • 第一章 疑难案件中法律概念解释问题概述9-27
  • 第一节 疑难案件的含义和分类9-14
  • 一、语义困境型疑难案件和语用困境型疑难案件9-13
  • 二、语义困境型疑难案件涉及法律概念含义的争议13-14
  • 第二节 法律概念形成疑难案件的原因14-24
  • 一、法律概念的演化和生成15-19
  • 二、法律概念的模糊性19-22
  • 三、法律概念的含混性22-24
  • 第三节 法律解释的含义24-27
  • 一、解释与判断24-25
  • 二、解释和理解25-26
  • 三、法律解释和法律续造26-27
  • 第二章 疑难案件中法律概念解释的目标27-37
  • 第一节 法律解释目标的主观说与客观说之争27-28
  • 一、主观说的内容27-28
  • 二、客观说的内容28
  • 第二节 疑难案件中法律概念解释的目标定位28-37
  • 一、区分含混法律概念和模糊法律概念解释目标的必要性28-31
  • 二、含混法律概念解释的目标:主观说31-34
  • 三、模糊法律概念解释的目标:客观说34-37
  • 第三章 疑难案件中法律概念解释的方法37-44
  • 第一节 疑难案件中法律概念解释的理论依据37-39
  • 一、直接指称理论37-38
  • 二、类型学说38-39
  • 第二节 疑难案件中法律概念解释的方法39-44
  • 一、含混法律概念解释的方法:体系解释和历史解释39-40
  • 二、模糊法律概念解释的方法:利益衡量40-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景辉;;“开放结构”的诸层次 反省哈特的法律推理理论[J];中外法学;2011年04期

2 雷磊;;再论法律解释的目标——德国主/客观说之争的剖析与整合[J];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06期

3 徐继强;;法哲学视野中的疑难案件[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4 桑本谦;法律解释的困境[J];法学研究;2004年05期

5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综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本文编号:708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708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4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