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违法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违法性研究
【摘要】:集体自卫权是二战之后,反法西斯同盟国吸取二战教训,为了防止二战悲剧重演,使世界向着和平安定的方向发展,而在《联合国宪章》中首次规定的。集体自卫权作为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的例外情形之一,本来是属于各联合国成员国可以行使的权利之一的,由于日本发动了二战,其法西斯行为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各反法西斯同盟国为了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再次抬头给世界带来危害,就对日本的主权进行了限制,这也是日本必须为自己的侵略行为理应承担的国际义务。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相关规定下,日本最终制定出了《日本国宪法》,这部宪法因为其著名的第九条放弃包括集体自卫权在内的交战权的规定也被称为“和平宪法”。日本并没有依据和平宪法的规定安分地朝着和平的道路发展,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动,日本一直在谋求实现军事大国的梦想。自朝鲜战争后,日本迈开了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步伐,并在1954年正式建立了自己的自卫队。美国对日本的态度也随着其对日政策发生改变,二者先后签订了一系列安保方面的条约,美国想把日本纳入其安保体系之中,使日本成为其在亚洲的有利后盾。日本也在不断打着自己的主意,在企图修改宪法第九条无望的前提下,先是与2014年7月修改宪法解释,架空和平宪法,今年9月又在违背日本民众意愿的前提之下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以最终解禁集体自卫权,重新拥有对外发兵的权力。日本无集体自卫权首先是其为曾经的战争行为应当承担的国际责任,其次是其本国宪法的根本要求。日本实行的是宪法至上的法律位阶模式,不论是《联合国宪章》,还是修改宪法以及制定新的安保法案的,日本都应该遵守其和平宪法的规定,所以,日本在违背国际条约及本国宪法的情况下擅自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行为是违法的,日本并没有取得合法拥有使集体自卫权的资格,当然它也不能合法地行使这一权利。世界各国应通过多种途径应对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这一违法行为,防止日本为了自身利益随意找借口行使集体自卫权对外发动武力,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关键词】:集体自卫权 联合国宪章 日本国宪法 违法性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31.3;DD91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序言9-10
- 一、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概述10-12
- (一) 解禁集体自卫权的界定10-11
- 1. 集体自卫权的概念10
- 2. 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概念10-11
- (二) 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原因及过程11-12
- 1. 日本在二战后不享有集体自卫权的原因11
- 2. 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历史沿革11-12
- 二、国际条约下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违法性12-18
- (一) 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违反了国际条约12-17
- 1. 日本不能依据《联合国宪章》享有集体自卫权12-14
- 2. 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相背离14-15
- 3. 日本不能依据《旧金山合约》解禁集体自卫权15-16
- 4. 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违反国际习惯法与强行法16-17
- (二) 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实质上是拒绝承担其国际法律责任17-18
- 三、国内立法下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违法性18-23
- (一) 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违宪18-22
- 1. 日本宪法及其第九条的规定18-19
- 2. 对日本宪法第九条的解读19-21
- 3. 日本政府无权解释宪法21-22
- (二) 日本新安保法的通过并不能使日本合法拥有集体自卫权22-23
- 1. 日本新安保法案22-23
- 2. 日本新安保法违宪23
- 四、应对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建议23-26
- (一) 重申日本应当遵守国际条约23-24
- (二) 宣布《联合国宪章》中的“敌国条款”对日本的拘束力24-25
- (三) 关注和支持日本法律界针对新安保法的违宪诉讼25-26
- 结语26-28
- 参考文献28-30
- 致谢3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光权;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要素[J];中国法学;2006年01期
2 叶金强;;侵权构成中违法性要件的定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于佳佳;;违法性之“法”的多元解释[J];河北法学;2008年10期
4 Г.А.叶萨科夫;丛凤玲;;刑事可罚行为结构中的违法性[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高源;;论侵权责任构成中违法性要件的取舍[J];法制与社会;2009年17期
6 尹琳;林勇康;;违法性认识若干问题的探讨[J];法治研究;2009年09期
7 廖焕国;;侵权责任违法性的基本立场[J];法学杂志;2010年04期
8 吴昕瑾;;违法性认识的概念[J];经营管理者;2010年08期
9 李永升;徐兴华;;违法性认识之“法”的内涵解读[J];西部法学评论;2012年01期
10 孔令美;;论侵权法中过错与违法性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亮;;论违法性在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中的定位[A];2013年第四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黄书建;熊金平;;外国刑法中的排除违法性事由比较分析[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昌;国外刑法理论对违法性的认识[N];江苏经济报;2013年
2 郑州大学法学院 杨婧;构成侵权责任,违法性要件不可少[N];检察日报;2012年
3 于志刚;“毒品”定义应否包含违法性[N];检察日报;2007年
4 胡沁心;犯罪故意与违法性认识关系浅议[N];江苏法制报;2010年
5 赵俊峰 周文虎;环境共同侵权违法性构成要件的突破[N];江苏经济报;2008年
6 柏文学;范美忠“跑”的违法性分析[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 徐正龙 赵俊峰;环境共同侵权违法性构成要件的突破[N];人民法院报;2009年
8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 张国炎;违法性阻却:合法与违法的试金石[N];社会科学报;2006年
9 王明远;忍受限度论在日本环境案件中的运用[N];中国环境报;2000年
10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王新环;执行内容违法的命令不能免除罪责[N];检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涛;违法性认识的中国语境展开[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杨婧;侵权责任构成之违法性要件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毕经纬;侵权法上违法性与过错之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4 赵慧;刑法上的依赖原则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黎芳;违法性认识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李在谦;违法性认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张金孝;违法性认识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张清丰;违法性认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谭丽;违法性认识错误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6 段锟;教唆犯认识错误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7 陈雨禾;违法性认识的相关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8 郭庆;实质违法性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9 周航宇;违法性本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10 张夏艺;刑法中的违法性认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23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723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