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中的不和:《临时约法》与《魏玛宪法》的失败
发布时间:2017-08-23 12:27
本文关键词:共和中的不和:《临时约法》与《魏玛宪法》的失败
更多相关文章: 《临时约法》 《魏玛宪法》 总统 国会 妥协
【摘要】:德国《魏玛宪法》的缺陷一直被认为是魏玛共和崩溃的原因之一,而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争议也贯穿于民国北京政府的始终。东西方两个从帝制到共和转型的国家遭遇了类似的困境,例如大妥协后的不妥协、帝制传统带来的对威权的依恋、缺乏刚性宪法的传统、分散而好斗的国会、分裂的政府与不对国会负责的内阁,而总统对于国会解散权的滥用也成为这两个年轻的代议民主国家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民国北京政府与魏玛共和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内忧外患的政治、经济、社会现实,与其归咎宪法文本,倒不如说是时代所造就。当时欠缺的不是"一套更好的宪法技术",而是宪法文化与共识。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临时约法》 《魏玛宪法》 总统 国会 妥协
【基金】: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的支持
【分类号】:D929;D951.6
【正文快照】: 魏玛共和的失败,“构成了德国历史解释方面一个极富争议又极其独特的难题”,而《魏玛宪法》的“内在缺陷”(特别是“帝王总统”的设置)也常常被认为是魏玛共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与德国类似,近代中国从帝制到共和的转型也遭遇重大挫折,而军人总统袁世凯则被认为是共和的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丽兰;;魏玛宪法在中国的传播[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陈从阳;;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魏玛宪法》研究综述[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3 王云飞;从魏玛宪法看魏玛共和的体制性弊端[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陈从阳;;《魏玛宪法》溯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陈从阳;;美国宪政对魏玛宪法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肖勃;;浅谈魏玛宪政文化及对近代中国的影响[J];学理论;2012年33期
7 曾颉;李双龙;;张君劢对《魏玛宪法》的阐释[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翟文U,
本文编号:725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725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