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我国法律信任缺失的原因——历史、文化视角的解释

发布时间:2017-09-07 11:30

  本文关键词:我国法律信任缺失的原因——历史、文化视角的解释


  更多相关文章: 法律信任 性恶论 关系主义 法律唯工具性 社会中间组织


【摘要】:学界在讨论我国法律为什么难以获得人们的信任时,多从体制内寻找原因。然而,要探寻我国法律信任缺失的原因,不能局限于体制之内,而应当采取一种更广阔的视野,即历史和文化的视野。唯有如此,才能对我国法律不被信任的原因进行全方位的揭示,也才能为我国法律信任的培育提供一些富于建设性的启示。总体而言,我国法律信任的缺失,与性恶论的人性理论、关系主义的社会交往理念、法律的唯工具性以及社会中间组织的匮乏等都有着密切关联。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法律信任 性恶论 关系主义 法律唯工具性 社会中间组织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2010221004)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引言法律难以获得人们的普遍信任是我国法治化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我国全面实现法治的巨大障碍。因此,如何克服这一难题和障碍,并逐步建立起人们对法律的信任,是我国法治系统工程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而要培育人们对法律的信任,一个必然的前提就是需要全面分析法律在我

本文编号:809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809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5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