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会构建的法理阐析
本文关键词:法治社会构建的法理阐析
更多相关文章: 法治 法治社会 法治化治理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摘要】:法治社会意指实行法治的社会,即对国家和社会生活进行法治化治理的社会。相较于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更具包容性的概念,遵循国家统治、社会自治与个人自主的建构思路。凝聚法治共识是法治社会构建的理论支撑,推进社会有机体四个基本要素的协同共治是法治社会构建的实践动力。用法治来规约社会组织、社会制度/规范、社会意识和社会行动,以形成社会法治秩序。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治 法治社会 法治化治理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审丑’泛化与‘审美’复归研究”(项目编号:13BKS09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网络大V’话语权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研究”(项目编号:J2014HGXJ014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当前,建设法治社会既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但究竟何谓法治社会,似乎仍意指不明。在法理上,法治社会是更具包容性的概念,不能简单等同于法治国家或法治政府;法治化治理,也不仅是指依法治国或依法行政。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与平衡,国家统治、社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时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考[J];决策探索;2000年06期
2 汤诤;此“法治”非彼“法治”——浅析“以法为本”和“法治国家”[J];理论月刊;2000年04期
3 蔡田;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树立宪法的权威[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乔叟;如何防止个人意识代替国家的法律意志──我们离法治国家还很远[J];中国工商;2000年11期
5 于生云;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面临的深层次问题[J];理论研究;2001年S1期
6 刘潇潇;强制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治国家建构的理想模式[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李国泽;试论依法行政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铜仁师专学报(综合版);2001年04期
8 卓泽渊;论法治国家[J];现代法学;2002年05期
9 魏吉华;论法治国家对法律的要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0 李五星;依法行政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贵明;;论精神文明与依法治国[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2 熊伟;;公共财政、民主政治与法治国家[A];财税法论丛(第5卷)[C];2004年
3 叶尚_g;;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陈永强;;试论实现“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A];“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晓燕;;依法治国与党的执政方式的变革[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执政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1年
6 高玮;;法治与科学社会发展[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7 姜延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几点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8 高军;;依法行政 构建法治政府[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9 刘铁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指针——学习邓小平的法治思想[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10 张淑芳;;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法律建构[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兢;中德持续开展“法治国家对话”[N];人民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吉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宣言[N];法制日报;2012年
3 记者 顾钱江 刘宝森 海明威 蔡敏;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4 记者 郑赫南;“两高”为建设法治国家作出积极贡献[N];检察日报;2013年
5 本社评论员;切实肩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者、实践者的历史重任[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
6 记者 霍小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快建设法治国家[N];人民日报;2013年
7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沈春耀;建设法治国家的主要难点[N];检察日报;2013年
8 中央党校政法部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 王惠静;法治思维是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N];检察日报;2013年
9 颜晓峰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本报记者薛倩 采访整理;走向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两会”制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省委党校教授 徐秀霞;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N];吉林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边宇海;法治: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深刻变革[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2 胡川宁;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3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张金来;依法执政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王玲;俄罗斯联邦法治化进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黄捷;论程序化法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吴丹梅;法治的文化解析[D];黑龙江大学;2003年
9 李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广;试论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D];湘潭大学;2005年
2 于博;简论我国法治国家的构建[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胡泽勇;公民的涵义、地位及其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探析与思考[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0年
5 陶庆婷;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推进法治国家进程[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璐;论公民意识与法治建设[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7 张冲;公民法治素养的现状及培养路径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祝琳;转型时期俄罗斯法治的构建与发展[D];安徽大学;2011年
9 李清;试论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构想及其当代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文;社会主义与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本文编号:970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970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