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消费者保护法律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韩消费者保护法律的比较研究
【摘要】:在以大量生产、大量销售为其特点的现代社会,如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仅有利于消费者个人,也有助于一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但世界各国在其经济发展初期,为了刺激、加速经济的发展,往往会给予经营者各种优惠,故此时其对“消费者保护问题”的意识相对薄弱。但层出不穷的消费者保护问题,导致一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同时,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促使各国逐渐将“消费者保护问题”提升到国家的战略发展层次。在21世纪的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物流业、交通运输业等极为发达,这使得国与国之间经贸往来颇为频繁。而且在WTO的框架下,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其他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协定(FTA)等能够消除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制度。在充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能够购买物美价廉的外国产品,但同时其合法权益也可能会因该产品存在瑕疵而受到侵犯。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致力于研究其他国家的消费者保护制度,以确保本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韩两国自1992年8月24日建交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不断发展,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韩国也将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14年6月1日,中韩两国正式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这意味着两国逐渐向彼此打开除国防、安全等敏感领域外的所有市场。自由贸易协定会进一步促进中韩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如何有效地保护中韩两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韩国学者开始研究中国的消费者保护制度,而与此相反,研究韩国消费者保护制度的中国学者似乎并不多。笔者认为,在中韩两国的市场日趋一体化的情况下,为保障中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两国都需要了解彼此的消费者保护制度。中韩两国不仅在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历程上有相似的地方,两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也相同----均是“大陆法系”国家。与中国相比,韩国的消费者保护制度建立时间更早。韩国在结合本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适当参考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保护制度,建立起适合自身并且切实有效的一套“消费者保护制度”。笔者认为这对完善中国的消费者保护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韩消费者保护立法的基本沿革。首先分别阐述中韩消费者保护立法的基本沿革,并在此基础上,主要针对中韩消费者保护立法体系进行比较分析。第二部分,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韩国《消费者基本法》的比较。从实体法的角度分别阐述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韩国《消费者基本法》,并在每节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三部分,关于完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这一部分,以韩国相关法律的角度对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几个热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笔者的建议。
【关键词】:立法沿革 消费者保护 救济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8;D931.26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导言8-13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8-9
- 二、文献综述9-12
- 三、研究方法12-13
- 第一章 中韩消费者保护立法的基本沿革13-21
- 第一节 中国消费者保护立法的基本沿革13-15
- 第二节 韩国消费者保护立法的基本沿革15-19
- 第三节 比较分析19-21
- 第二章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韩国《消费者基本法》的比较21-55
- 第一节 总则22-26
- 一、立法目的22-23
- 二、消费者概念23-26
- 第二节 消费者权利与义务26-31
- 一、中国相关规定27-28
- 二、韩国相关规定28
- 三、比较分析28-31
- 第三节 经营者的义务31-35
- 一、中国相关规定32
- 二、韩国相关规定32-33
- 三、比较分析33-35
- 第四节 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35-41
- 一、中国相关规定35-36
- 二、韩国相关规定36-40
- 三、比较分析40-41
- 第五节 争议的解决41-51
- 一、中国相关规定41-45
- 二、韩国相关规定45-48
- 三、比较分析48-51
- 第六节 法律责任51-55
- 一、中国相关规定51-52
- 二、韩国相关规定52-53
- 三、比较分析53-55
- 第三章 关于完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55-63
- 第一节 后悔权55-58
- 一、韩国相关法律的规定56-57
- 二、韩国的相关案例57-58
- 三、笔者建议58
- 第二节 个人信息保护58-63
- 一、韩国相关法律的规定59-60
- 二、韩国的相关案例60-62
- 三、笔者建议62-63
-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9
- 后记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消费者,你享有哪些权利?[J];福建质量信息;2001年01期
2 陈志;论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杜颖;网上交易中消费者保护特则[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陈志;论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刘春有;两岸消费者保护立法比较研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张君;加拿大消费者保护知多少?[J];出国与就业;2004年17期
7 王小明;;消费者维权的途径[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于阳春;;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初探[J];商业时代;2007年03期
9 潘昊;;试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消费者[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赵冬;徐瑜;;韩国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简介[J];理论界;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项长期工程[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2 赵煊;;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研究——以零售金融产品为例[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彭涛;;基金产品零售中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5 杨亚云;;浅谈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A];西安市工商局碑林分局、西安市碑林区工商学会2004年度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4年
6 李晓娜;;试论消费者协会的职能扩充[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2辑)[C];2008年
7 张晓东;;中国金融消费者保护:路径选择与制度解构[A];金融法学家(第四辑)[C];2012年
8 岳彩申;张晓东;;后金融危机时代消费者保护与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新取向——以英美国家近年来的金融监管立法为例[A];金融法学家(第二辑)[C];2010年
9 戎素云;;政府规制与我国市场消费者保护的实现[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年
10 严宇;;政府的伙伴:新型消费者协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平 刘继红;韩国消费者保护政策的基本框架及未来走向[N];中国工商报;2004年
2 张秀生 海鸣;保护消费者的必要性和措施[N];人民日报;2005年
3 高浩荣;韩国 消费者保护院干实事[N];市场报;2003年
4 锁凌燕;金融消费者保护重在形成合力[N];中国保险报;2010年
5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 赵志;欧盟消费者保护立法历程[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王小平;消费者的幸福哪里来?[N];市场报;2003年
7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金融消费者保护中心课题组 课题组组长 郭新明 课题组顾问 张健华 课题执笔 孙天琦;论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七道防线[N];金融时报;2011年
8 记者 成竹;为两地消费者保护工作添砖加瓦[N];中国工商报;2012年
9 记者 李国政;总局与蒙古国公平竞争与消费者保护局再次签署合作协议[N];中国工商报;2013年
10 张炜;银行业消费者保护亟待加强[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海;欧盟消费者保护政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孙颖;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李闫哲;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赵煊;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刘晓娜;金融消费者保护对金融包容影响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6 曲一帆;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李沛;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姚飞;中国保险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张家友;知情购假:诱惑与排斥视角下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王勤;基于消费者保护的金融监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阳春;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2 石小磊;我国银行业消费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3 周一虹;基于食品安全领域的消费公益诉讼机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4 唐浩铭;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海;德国消费者团体的诉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6 刘讷;消费者概念的建构与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7 沈列;消费者反悔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8 叶卓;我国消费者协会公益诉讼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朱春鹏;消费者反悔权制度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10 王亚青;消费者反悔权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71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97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