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取证制度在中国法律适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5 19:11
国际司法协助是目前国际社会中针对涉外案件相互协作的主要形式,核心内容包括了送达诉讼文书、域外取证以及对外国法院的判决的执行与承认等。域外取证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外案件证据的主要来源之一。国际上一直将域外取证行为视为行使国家司法主权的行为。也正是因为域外取证行为在国家司法主权问题上的敏感性,以及各国国内立法对域外取证规定的差异性,导致了单纯依靠各国国内法无法确保域外取证的顺利进行,因此产生了国际合作的必要,以及一系列国际条约的签署。1970年由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制定并通过的《Hague Convention on Taking of EvidenceAbroad in Civil or Commercial Matters》,(《关于从国外调取民事或商事证据的公约》,以下简称《海牙取证公约》),是目前为止国际上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专门规定域外取证合作制度的国际条约。我国自1997年加入《海牙取证公约》以来,已经积累了17年的实践经验。观察在此期间所积累的经验发现《海牙取证公约》在我国的实施仍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对公约实施的程序不清,实践不统一;我国法院及当事人对公约的利用不足等。为改进...
【文章来源】:吉林财经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引 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海牙取证公约》的概述
2.1 《 海牙取证公约 》 的背景
2.2 《 海牙取证公约 》 的适用范围
2.3 《 海牙取证公约 》 规定的域外取证途径
2.3.1 直接取证方式
2.3.2 间接取证方式
2.4 《海牙取证公约》对法律适用的统一
第3章《海牙取证公约》在我国实施的现状
3.1 现行调查取证制度概况
3.2 我国域外取证的法律制度
3.3 外国来华取证的法律制度
3.4 我国适用《海牙取证公约》的司法实践
3.4.1 特派员取证在我国的实践先例
3.4.2 外国当事人来华取证不予承认
3.4.3 我国接受请求书取证的实践
3.4.4 域外取证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探索
第4章 中国域外取证法律适用中的冲突和思考
4.1 域外取证法律适用上的观念陈旧
4.2 适用法律与当事人间的利益平衡问题
4.3 国际司法协助条约运用中的冲突
4.4 互惠原则的适用与我国利益的保护
第5章 中国域外取证制度的设计和构想
5.1 国内取证制度和证据规则的完善
5.2 国内取证和域外取证法律适用的匹配
5.3 合理引入特派员取证方式
5.4 完善实施细则,保证司法协助条约的正确适用
5.5 根据国情改善域外取证的法律适用规范
附录:《关于从国外调取民事或商事证据的公约》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规范分析[J]. 程雷. 政法论坛. 2014(06)
[2]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J]. 高雅. 嘉应学院学报. 2014(03)
[3]中国特色国际法理论:问题与改进[J]. 何志鹏.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3(01)
[4]论民商事域外取证法律冲突及其弱化趋势[J]. 王柠. 中国司法. 2012(07)
[5]证据能力冲突的法律适用[J]. 尹伟民. 社会科学家. 2012(04)
[6]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争议问题[J]. 王胜明. 法学研究. 2012(02)
[7]论我国国际私法法律适用的确定性与灵活性[J]. 孙建. 法学评论. 2012(02)
[8]法律适用中的国家利益[J]. 孙建. 政法论坛. 2011(06)
[9]论国际私法中的识别及识别冲突的解决[J]. 高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1(01)
[10]斯托雷和萨维尼国际私法思想之比较[J]. 耿勇. 太平洋学报. 2008(01)
本文编号:3570917
【文章来源】:吉林财经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引 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海牙取证公约》的概述
2.1 《 海牙取证公约 》 的背景
2.2 《 海牙取证公约 》 的适用范围
2.3 《 海牙取证公约 》 规定的域外取证途径
2.3.1 直接取证方式
2.3.2 间接取证方式
2.4 《海牙取证公约》对法律适用的统一
第3章《海牙取证公约》在我国实施的现状
3.1 现行调查取证制度概况
3.2 我国域外取证的法律制度
3.3 外国来华取证的法律制度
3.4 我国适用《海牙取证公约》的司法实践
3.4.1 特派员取证在我国的实践先例
3.4.2 外国当事人来华取证不予承认
3.4.3 我国接受请求书取证的实践
3.4.4 域外取证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探索
第4章 中国域外取证法律适用中的冲突和思考
4.1 域外取证法律适用上的观念陈旧
4.2 适用法律与当事人间的利益平衡问题
4.3 国际司法协助条约运用中的冲突
4.4 互惠原则的适用与我国利益的保护
第5章 中国域外取证制度的设计和构想
5.1 国内取证制度和证据规则的完善
5.2 国内取证和域外取证法律适用的匹配
5.3 合理引入特派员取证方式
5.4 完善实施细则,保证司法协助条约的正确适用
5.5 根据国情改善域外取证的法律适用规范
附录:《关于从国外调取民事或商事证据的公约》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规范分析[J]. 程雷. 政法论坛. 2014(06)
[2]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J]. 高雅. 嘉应学院学报. 2014(03)
[3]中国特色国际法理论:问题与改进[J]. 何志鹏.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3(01)
[4]论民商事域外取证法律冲突及其弱化趋势[J]. 王柠. 中国司法. 2012(07)
[5]证据能力冲突的法律适用[J]. 尹伟民. 社会科学家. 2012(04)
[6]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争议问题[J]. 王胜明. 法学研究. 2012(02)
[7]论我国国际私法法律适用的确定性与灵活性[J]. 孙建. 法学评论. 2012(02)
[8]法律适用中的国家利益[J]. 孙建. 政法论坛. 2011(06)
[9]论国际私法中的识别及识别冲突的解决[J]. 高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1(01)
[10]斯托雷和萨维尼国际私法思想之比较[J]. 耿勇. 太平洋学报. 2008(01)
本文编号:3570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570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