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09:53

  本文关键词: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区矫正 未成年犯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摘要】:随着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和社区矫正的发展,那些主观恶意性不大、社会危害性较小的未成年犯被逐步纳入到社区矫正范围内,这有利于矫正其扭曲的心理和思想,培养健全的人格。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教育的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若保证其思想政治教育长期有效则需要建立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由于学科差异法学学科侧重于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则侧重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鲜有将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用于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思想教育中。本文将社区矫正、未成年犯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三者结合,探索适用于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界定论文核心概念的内涵,主要包含社区矫正、未成年犯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三个核心概念,这奠定论文的概念基础。第三章介绍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理论依据和时代价值。理论依据主要包含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奠定论文的理论基础。其时代价值在于实现未成年犯的再社会化、完善和丰富我国传统社区的功能、促进社区矫正的社会化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四章分析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现状。首先,分析我国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其次,探析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思想状况,主要是未成年犯思想特征、思想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未成年犯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建提供现实基础。第五章论述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构建。这一部分依据前文的概念基础、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论述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构建,内部构建过程中的动力机制、认同机制、激励机制和反向内省机制与外部引导过程中的调节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这些共同构成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
【关键词】:社区矫正 未成年犯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6.8;D6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12-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6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6-18
  • 1.3.1 研究思路16-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18-20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18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18-20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20-30
  • 2.1 社区矫正的内涵20-23
  • 2.1.1 社区矫正的发展历程20-22
  • 2.1.2 社区矫正的含义22-23
  • 2.1.3 社区矫正的目的和任务23
  • 2.2 未成年犯的内涵23-26
  • 2.2.1 未成年犯的概念23-25
  • 2.2.2 社区矫正的未成年犯25-26
  • 2.3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涵26-30
  • 2.3.1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概念26-27
  • 2.3.2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特征和功能27-29
  • 2.3.3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相关概念的辨析29-30
  • 第3章 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理论依据及时代价值30-36
  • 3.1 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理论依据30-33
  • 3.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理论30-31
  • 3.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31-32
  • 3.1.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2-33
  • 3.2 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时代价值33-36
  • 3.2.1 实现未成年犯的再社会化33-34
  • 3.2.2 完善和丰富我国传统社区的功能34
  • 3.2.3 促进社区矫正的社会化34-35
  • 3.2.4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5-36
  • 第4章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现状36-45
  • 4.1 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问题及其原因.2736-39
  • 4.1.1 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存在的问题36-38
  • 4.1.2 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38-39
  • 4.2 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思想状况探析39-45
  • 4.2.1 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思想特征39-41
  • 4.2.2 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思想中存在的问题41-42
  • 4.2.3 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思想存在问题的原因42-45
  • 第5章 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建45-60
  • 5.1 内部建构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45-51
  • 5.1.1 基于未成年犯心理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45-47
  • 5.1.2 基于未成年犯认知的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机制47-49
  • 5.1.3 基于未成年犯思想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49-50
  • 5.1.4 基于未成年犯个案的反向内省机制50-51
  • 5.2 外部引导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51-60
  • 5.2.1 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调节机制51-53
  • 5.2.2 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53-56
  • 5.2.3 模式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56-60
  • 结语60-61
  • 参考文献61-66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66-67
  • 致谢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世恩;二十一世纪我国未成年犯改造工作发展的探索[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02期

2 田生有;“位退”未敢忘忧国——张邦应帮教未成年犯二三事[J];政府法制;2005年17期

3 王顺安,甄宏;试论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项目体系之构建[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01期

4 石先广;;对未成年犯应实施有针对性的社区矫正[J];人民调解;2005年09期

5 沈峰;;不能让未成年犯现身说法[J];公民导刊;2005年05期

6 洪勇强;;论未成年犯网络信息化教育的实践[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02期

7 莫晓宇;蒋潇锋;;论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体系的完善[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02期

8 张亚平;;论未成年犯缓刑考察制度之完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张雪筠;;未成年犯的职业生活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04期

10 孟红;;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中的法律主体研究[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万标;;浅议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王长征;李康熙;;“严打”以来新收未成年犯的特点及改造对策[A];“严打”政策法律问题研究[C];2002年

3 白汝芬;欧阳仑;常俊红;王东娥;;全日制教学对14—16周岁未成年犯的行为矫正[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孙丰堂;;带“走错路的孩子”回家——Y市未成年犯缓刑适用实证研究[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5 朱海;白学军;;未成年犯与中学生抑制控制能力的比较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王长征;;努力开创少管工作人权保障的新局面[A];中国监狱人权保障——全国监狱人权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权;;对焦虑、抑郁倾向未成年犯的心理治疗报告[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课题组;卢志民;唐江伟;宋园华;;创新未成年犯教育改造模式 努力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把关爱送给未成年犯——“五老”为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犯奉献余热[A];第十七次全国部分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研讨会材料汇编[C];2009年

10 唐志科;潘菲;;对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心理矫治工作探析——以上海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为例[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文明;湖南未成年犯有了义务教育课堂[N];法制日报;2007年

2 范静;北京海淀少年庭法官回访未成年犯[N];人民法院报;2006年

3 韩岩;我省67名未成年犯获劳动技能等级证书[N];陕西日报;2008年

4 汪飞;让未成年犯走进“改革开放30年”[N];江苏法制报;2009年

5 记者 陈伟;山西首个未成年犯教育感化挽救基地成立[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记者 曹秀娟;305名未成年犯获减刑假释[N];山西日报;2009年

7 谷萍;寻找“失踪”的未成年犯[N];检察日报;2004年

8 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 林筱发;点燃未成年犯的希望之灯[N];人民法院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庞莹;艺术矫治 开启未成年犯新人生[N];四川日报;2013年

10 张学林 记者 查小高;两成未成年犯来自不完整家庭[N];云南法制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永勤;未成年人供述行为的心理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涛;论我国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D];湖南大学;2008年

2 曲学森;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李莉;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探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明;未成年犯心理社会能力特征及其干预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壤;异地户籍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6 汪铁柱;未成年犯缓刑适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7 黄海燕;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构建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8 宋丹丹;未成年犯的人权保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闫辉;论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D];上海大学;2015年

10 施海辞;我国未成年犯的隐私权保障[D];广西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54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054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f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