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的公共服务需求对户籍意愿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的公共服务需求对户籍意愿的影响
【摘要】:使用定量数据,基于比较视角,以深圳市为例,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公共服务需求对类型期望和时间期望两方面户籍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二代的子女义务教育和住房保障需求倾向于选择深圳户籍满足,而就业保障和养老保障需求倾向于选择非深圳户籍实现;第三代短期内希望医疗保障需求通过老家县城或城镇户籍实现,长期内则希望住房保障需求通过深圳户籍实现;第二代落户深圳的意愿更加强烈,并受到社会经济地位、来源地、是否拥有土地等因素的影响,而第三代的户籍意愿较不确定;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对比城乡及不同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差异,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做出理性的户籍选择。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户籍意愿 新生代农民工 公共服务需求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重大基金项目(13&ZD044)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I32B07-02)
【分类号】:D412.6;D631.42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我国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成为社会结构的主要特征。虽然在流动加快的社会背景下,城乡二元体制受到了冲击和弱化,但既有的户籍制度及相配套的身份制度、单位制度,不仅使得农民工难以获得平等的“劳动权”,难以取得相应的基本社会保障,而且难以获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捷;楚国清;;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意愿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2 刘京;;基于蒂伯特模型市场化方法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07期
3 侯静;;蒂博特理论与中国现实[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8期
4 朱宇;余立;林李月;董洁霞;;两代流动人口在城镇定居意愿的代际延续和变化——基于福建省的调查[J];人文地理;2012年03期
5 胡陈冲;朱宇;林李月;王婉玲;;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一项在福建省的问卷调查[J];人口与发展;2011年03期
6 吴晓刚;;中国的户籍制度与代际职业流动[J];社会学研究;2007年06期
7 蔡禾;王进;;“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年06期
8 杨菊华;张莹;陈志光;;北京市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研究——基于不同代际、户籍及地区的比较[J];人口与经济;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晓飞;邹滨;;农民工城市融入最新研究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2 吴伟东;;城市转型过程中的移民贫困问题与社会救助制度的应对[J];城市观察;2010年03期
3 陈俊峰;杨轩;;农民工迁移意愿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城市问题;2012年04期
4 罗恩立;;就业能力对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2年07期
5 程遥;杨博;赵民;;我国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中的若干特征与趋势——基于皖北案例的初步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2期
6 王嘉顺;;城乡分割、地域分割与职业获得的机会差异和模式差异1[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蔡晓娟;杨肖丽;;金融危机下北方地区农民工的未来抉择:留城还是返乡?——基于三年混合截面数据的实证调查[J];发展研究;2012年02期
8 罗遐;;定居农民工城市适应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合肥市的调查[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金茗海;林易;;家庭背景与在泰中国留学生的学业表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谢颖;;阶层认同、地位变化和机会公平意识[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北京城市流动人口移民倾向和行为研究"课题组;尹志刚;;北京市常住流动人口的移民倾向和行为调查研究[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2 王义飞;;农民工身份代际传递的制度逻辑——一个再生产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余佳;余佶;;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过去与未来:政策效应、改革取向与步骤选择[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4 祝建华;;缓解城市低保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政策研究[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杰;;女性新生代农民工择偶过程中的生活世界重构[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性别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 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张鹏;;代际间的职业流动与收入流动:来自中国城乡家庭的经验研究[A];首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4年)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孙丽璐;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移植·消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储庆;国家、教育与地位获得[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6 周潇;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与阶级再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7 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D];武汉大学;2011年
8 贾楠;农民工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杨一帆;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与农地制度变迁[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陈琳;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实证研究:经济机制与公共政策[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1054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054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