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暴恐音视频传播防控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时代暴恐音视频传播防控研究 出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暴恐音视频 非法传播 网络反恐 刑法防控 综合治理
【摘要】:网络时代的恐怖主义对我国反恐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晚近频发的暴恐事件显示暴恐音视频的非法传播是其重要诱因。要有效防控暴恐音视频的非法传播,必须深挖虚拟社会背后的现实根源,考量三网融合的技术背景,并将其融入到Web2.0的网络反恐中去。目前,我国已分别从技术、司法与执法层面对暴恐音视频的非法传播加以防控并初步奏效,但在未来我国应更加立足于网络反恐的背景,强化刑法前置的防控理念,重视综合治理的刑事政策,深化网络监管的国际合作,以求从源头上杜绝暴恐思想滋生,预防恐怖主义犯罪发生。
[Abstract]:Terrorism in the age of network has posed a new challenge to China's anti-terrorism work, and the recent frequent incidents of violent terrorism show that the illegal spread of violent audio and video is an important induc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illegal spread of violent audio and video. It is necessary to dig the real root behind the virtual society, consider the technical background of the triple network integration, and integrate it into the network anti-terrorism of Web2.0. At present, our country has been separately from the technology. Judicial and law enforcement level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illegal spread of violent audio and video and initially effective, but in the future our country should be more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network counter-terrorism, strengthen the concept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front of criminal law.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riminal policy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nd deepen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f network supervision in order to put an end to the breeding of violent terrorist thoughts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terrorist crimes from the source.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科技风险的管理与公共安全的刑法保障研究”(11BFX106) 厦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课题“我国刑事立法执行现状的实证分析”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1.2
【正文快照】: 一、引言:恐怖主义走向“网络时代”不可否认,“恐怖主义经历了一个从录像时代到摄像时代、再到网络时代的发展进程,并正在变成一种网络主导(web directed)的现象。”[1]恐怖分子使用互联网和其他电子通讯系统的首要目的是向公众散布非法内容[2]。如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基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建军;;三网融合视野下的网络安全与信息监控初探[J];公安研究;2011年01期
2 杨丽;;新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教育的形势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03期
3 程琳;;加快信息网络法治建设 维护网络社会安全秩序[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翟金鹏;;“东突”恐怖势力情报源的确定问题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刘强;;现代国际恐怖主义再解析——基于社会心理与冲突和意识形态的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6 张昆;;加强“虚拟社会”反恐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考[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7 陈松;;论社交媒体反恐[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于志刚;;三网融合视野下刑事立法的调整方向[J];法学论坛;2012年04期
9 潘光;王震;;国际反恐怖合作:新态势、新发展和绩效评估[J];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10 王文;;Web 2.0时代的社交媒体与世界政治[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陆民;董琳;;浅析后拉登时代的国际恐怖主义及其对国际安全的影响[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郭积宁;沈军;张德国;;军用机场警卫力量处置恐怖事件行动研究[J];四川兵工学报;2012年01期
3 李洪涛;;浅谈三网融合背景下智能手机犯罪及其刑事立法调整[J];法制与社会;2013年13期
4 胡百精;;风险社会、对话主义与重建现代性:“非典”以来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语境与路径[J];国际新闻界;2013年05期
5 骆敏;;三网融合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重要性的思考[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21期
6 钟莉;;我国网络公信力危机及其消解对策[J];福州党校学报;2014年02期
7 梁贤艳;谭志松;;虚拟社会安全治理的“虚实”之道[J];电子政务;2014年05期
8 程琳;;加强网络社会治理 创建文明网络环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王驰;张亮;;媒介变革及其对公共安全治理的影响[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10 任永前;;我国反恐立法走向初探[J];法学杂志;201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金祥;;联合国反恐委员会:国际治理恐怖主义模式的转型[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克成;基于方法论视角的中国东北亚地缘政治安全解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王健;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进程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3 张爽;我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马陇平;西部边疆稳定视角下打击“三股势力”法治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5 陈如钧;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6 周意岷;Web 2.0时代的非国家行为体与国际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芬;新疆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红梅;恐怖主义犯罪构成要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杨亚萍;新疆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新疆大学;2011年
4 肖春雷;新疆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张花花;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6 杜晓霏;英国反恐立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程志勇;美国网络外交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8 苏红;社会转型期新疆青少年信仰教育问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林智;军事公共外交与中国军队国际形象塑造[D];复旦大学;2012年
10 陈雅望;Web 2.0时代的企业公共关系管理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鹏展;屠江宁;;论虚拟社区警务[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赵秉志;杜邈;;在联合国法律框架内进行反恐斗争——“全球反恐法律框架”学术研讨会综述[J];法学杂志;2008年03期
3 朱宁吉;徐茜茜;;积极应对网络对社会治安的挑战[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邓武林;;信息化时代加强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的思考[J];公安研究;2007年02期
5 朱荣;潘义;;虚拟社会管控方法研究[J];公安研究;2007年09期
6 冯斌元;;公共网络安全视野下的虚拟社会管理研究[J];公安研究;2010年08期
7 何兰平;;浅析“三网融合”[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8年12期
8 耿海军;二十世纪的第一次网络大战[J];国际展望;1999年16期
9 王冠宇;中亚主要伊斯兰极端组织现状[J];国际资料信息;2005年05期
10 杨恕;俄语“中亚”一词含义的变化[J];西北史地;1998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 拓冬梅;[N];中国电子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周斌;[N];法制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芬子;[N];华夏时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那罡;[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5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于志刚;[N];法制日报;2012年
6 汪重纶;[N];光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卓翔;网络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明生;“三网融合”技术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建成;;淫秽视频传播的伦理判断和法律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鑫;网络视频传播崭露头角[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董雯靖;奇艺推影视社区奇谈 视频传播进入碎片化分享时代[N];通信信息报;2011年
3 商报记者 刘志英;《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兵家传奇》:封面预选和视频传播进行“预热”[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4 记者 申金和;地区严查多媒体设备 遏制非法音视频传播[N];和田日报(汉);2014年
5 宋晓刚 编译;荷赛多媒体奖:“找茬”与“提醒”[N];中国摄影报;2012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张雷;合力遏制暴力恐怖音视频传播[N];伊犁日报(汉);2014年
7 ;吐鲁番地区抵制宗教极端思想和暴恐音视频传播渗透宣讲提纲[N];吐鲁番日报(汉);2014年
8 本报记者 苏丹丹;文化产业跨界融合正当时[N];中国文化报;2014年
9 记者 马艺轩;我州干群合力遏制暴恐音视频传播[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4年
10 ;小知识[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春峰;新浪网体育视频传播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3年
2 宋园园;我国专业门户网站体育视频传播趋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杜欣慧;网络视频传播过程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171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417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