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从甲基苯丙胺的对映体特征推断前体化学品

发布时间:2018-10-29 18:24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甲基苯丙胺毒品的对映体特征,为前体化学品的管理、毒品案件的侦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择北京、天津、石家庄、成都4个城市公安局缴获的114份甲基苯丙胺零包毒品进行对映异构体分析,用(S)-(+)-a-甲氧基-a-(三氟甲基)苯基乙酰氯(MTPACl)衍生化,衍生物采用选择离子扫描形式进行GC-MS分析。结果114个样品中纯S(+)-构型有103个(90.4%),纯R(-)-构型有4个(3.5%)。结论目前中国缴获的甲基苯丙胺主要以1R,2S(-)-麻黄素、1S,2S(+)-伪麻黄素为前体化学品进行合成,同时也出现了以1R,2R(-)伪麻黄素和1S,2R(+)-麻黄素为前体化学品进行合成的甲基苯丙胺毒品。
[Abstract]:Aim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management of precursor chemicals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drug cases by analyzing the enantiomeric characteristics of methamphetamine drugs. Methods 114 samples of methamphetamine zero packet drugs seized by Beijing, Tianjin, Shijiazhuang and Chengdu were selected for enantiomer analysis. (S)-()-a-methoxy-a-(trifluoromethyl) phenyl acetyl chloride (MTPACl) was derivatized and its derivatives were analyzed by GC-MS in the form of selective ion scanning. Results there were 103 (90.4%) pure S () configurations and 4 (3.5%) pure R (-) configurations in 114 samples. Conclusion the methamphetamine seized in China is mainly synthesized from 1RN 2S (-) -ephedrine, 1SN 2S () -pseudoephedrine, and 1R ~ 2R (-) pseudoephedrine and 1S are also found. A methamphetamine drug synthesized from 2R ()-ephedrine as a precursor chemical.
【作者单位】: 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
【基金】: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攻关项目(No.2006BAK09B08)
【分类号】:D9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新;张大明;韩旭光;乔静;杨士云;闫志伟;;从尿液中甲基苯丙胺对映体特征推断前体化学品[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年04期

2 徐媛媛;庄华;;论甲基苯丙胺的构型及其管制[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0年01期

3 龚飞君;张润生;;固相萃取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全血中甲基苯丙胺[J];法医学杂志;2006年05期

4 黄建华;陈雪岚;;利用胶体金层析法快速检测尿样中的甲基苯丙胺[J];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01期

5 李桢;胡早秀;刘清;金涛;钟程;邓刚;;甲基苯丙胺体内藏毒致急性中毒死亡法医学检验及其毒品危害[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年06期

6 朱丹;何洪源;孟品佳;路春清;赵欣;杨瑞琴;;甲基苯丙胺毒品的微波加热衍生化气相色谱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7 赵蒙;刘勇;吕俊岗;王朝虹;;生物样本中的甲基苯丙胺和氯胺酮含量的检测研究及其体内分布初探[J];化学分析计量;2011年01期

8 孙洪锋;谷学新;王继芬;倪为贵;李文君;李瑛;;微波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的甲基苯丙胺[J];色谱;2007年04期

9 张建新;张大明;韩旭光;乔静;杨士云;辛国斌;;甲基苯丙胺对映异构体两种衍生化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10 李学博;周海梅;李朴;马锦琦;程永学;吕宙;齐孝蕊;莫耀南;;SPME-GC-MS法快速检测尿液中的甲基苯丙胺[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姬晓新;肖楠;;血液和尿液中甲基苯丙胺的GC/MS检验[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赵磊;关一亮;龚智伟;;鄂尔多斯市首例摇头丸的GC/MS检验[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刘俊亭;;浅议甲基苯丙胺外观性状描述[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C];2011年

4 苏少明;李长久;;“冰毒”及其两种混淆品的GC/MS分析[A];首届全国毒品检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5 曾立波;陈连康;胡小龙;张玉荣;张润生;曹芳琦;骆华;;胶体金法吗啡-甲基苯丙胺二合一免疫层析试剂盒的研制[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C];2011年

6 孟梁;孟品佳;王燕燕;张文文;王彦吉;;分散液相微萃取-毛细管电泳分离检测物证样品中的海洛因、苯丙胺类和氯胺酮毒品对映体[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C];2011年

7 王继芬;郑腾飞;余静;;红外光谱法快速分析甲基苯丙胺毒品中的添加成分[A];第十五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张思敏;朱定姬;黄克建;李宏森;林翠梧;刘晓锋;李璐;;二甲苯丙胺及其代谢物的LC-MS及GC-MS定性分析研究[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永辉;制毒本地化成为犯罪新动向[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记者 包力 于瀛;四港人涉嫌在深制毒贩毒[N];深圳商报;2009年

3 记者 杨树华;“皮卡”载55千克毒品闯关[N];人民公安报;2009年

4 钟明亮 郭浩然;铲除毒魔保净土[N];玉溪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熊恕;拒绝毒惑 远离毒祸[N];家庭医生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陈晓波;细节之处彰显公平正义[N];云南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茁 通讯员 方鸿飞 邹沛霖;三湘禁毒起狂飙[N];湖南日报;2009年

8 记者 王鹤 林霞虹 刘晓星 谭秋明 通讯员 张雷 海法宣 穗法宣 越法宣;香港名校大学生 东莞武装制贩毒[N];广州日报;2010年

9 讲述人 华赛英 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法院刑庭审判员 蔡东芳 整理;拒绝毒品 家和万事兴[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吴振江 吕涛 本报记者 高学德;边城利剑[N];边防警察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曼;乙醇与苯丙胺类毒品多药滥用对大鼠体内毒物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冲;亚急性甲基苯丙胺中毒大鼠相关脑区Caspase-3和Bcl-2表达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2 张昀;甲基苯丙胺在家兔体内的毒代动力学以及乙醇对其毒代动力学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3 张浩;亚急性甲基苯丙胺中毒mGluR5的表达[D];昆明医学院;2007年

4 王皓玉;甲基苯丙胺和氯胺酮在家兔体内毒代动力学及相互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5 吴光辉;甲基苯丙胺中毒小鼠脑神经元超微结构和凋亡变化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6 杨宇;诺米芬新对亚急性甲基苯丙胺中毒大鼠多巴胺能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D];昆明医学院;2009年

7 宋健文;N-乙酰半胱氨酸对甲基苯丙胺神经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8 张岩;甲基苯丙胺中毒大鼠相关脑区EP_2受体及小胶质细胞表达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9 张金萍;拉曼光谱法在甲基苯丙胺检测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学博;甲基苯丙胺在家兔体内死后再分布规律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98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298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a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