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论非典型鉴定意见的法律效力——“鉴定咨询意见”、“鉴定检验报告”、“技术证据审核意见”的证据能力问题亟需依法统一认识

发布时间:2017-09-15 09:41

  本文关键词:论非典型鉴定意见的法律效力——“鉴定咨询意见”、“鉴定检验报告”、“技术证据审核意见”的证据能力问题亟需依法统一认识


  更多相关文章: 司法鉴定专家咨询委员会 鉴定专家咨询意见 检验报告 司法鉴定检验报告 技术证据审核意见 性质 专家辅助人 专家辅助人意见 鉴定人 鉴定意见 弹劾证据


【摘要】:"两种意见"和"两种检验报告"的性质和作用问题,在司法鉴定和司法活动中是经常引起争议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针对当前的争议,对每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解决争议的主张。认为"鉴定专家咨询委员会"出具的"鉴定咨询意见"不是鉴定意见,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只能作为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的参考,并论证了其中的多方面原因;主张"鉴定检验报告"应当区分法定与法外两种性质,分别属于法定鉴定意见证据和仅供审判部门参考的非法定证据,并提出了对两种不同性质"检验报告"的使用评断原则;认为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科技证据审核活动",属于司法机关对鉴定意见的内部咨询活动,审查的范围仅限于四个方面,技审人员和机构无权对司法鉴定意见进行否定或肯定,只能对四方面的问题提出"审查建议","技术审查意见"只能作为检察、审判机关审查起诉和审判的内部参考,不能载入起诉书和裁判文书。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
【关键词】司法鉴定专家咨询委员会 鉴定专家咨询意见 检验报告 司法鉴定检验报告 技术证据审核意见 性质 专家辅助人 专家辅助人意见 鉴定人 鉴定意见 弹劾证据
【分类号】:D918.9
【正文快照】: 在当前诉讼实践中,存在“鉴定专家咨询委员会”出具的“鉴定咨询意见”、未依法取得司法鉴定资格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俗称“法外检验报告”)、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技辅人员出具的“技术证据审核意见”(习惯上称为“文证审查意见”)等与诉讼法规定的鉴定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嘉军;扩张与限制:试析两大法系两种不同反诉观——兼论我国反诉制度的未来走势[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吴云;;论对我国民事诉讼中虚假陈述的法律规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张维新;曾平;;论我国民事终审制度的现状及其改革动向[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杨艺红;;英国民事司法改革进程中的ADR——兼论对构建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刘燕军;;民事对席审判原则研究[J];研究生法学;2009年05期

6 杨严炎;英美法系简易判决程序之分析与借鉴[J];当代法学;2002年04期

7 徐昕;专家证据的扩张与限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8 陈国猛;郑金雄;;关于建立证人宣誓制度的理论研究及其规则设计[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9 张海滨;;滥用诉权及其法律规制研究[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10 叶欣;民事诉讼中自认制度的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建国;;群体性利益的保护与公益诉讼——以民事诉讼为中心的研究[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2 乔雄兵;;信息技术与域外取证:问题、理论与规则[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唐墨华;;民事撤诉程序的异化与复归——以保障审判权的合轨运行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琦;民事审判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仕春;民事保全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史飚;商事仲裁监督与制约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徐胜萍;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周孟炎;民事审判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毛玲;论英国民事诉讼的演进与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冀宗儒;论民事司法救济充分性的实现[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杜闻;民事再审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舒源;英国股东派生诉讼成文法的形成与构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龙中华;自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于t;当事人程序违法责问失权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张志钢;论我国行政诉讼专家证人制度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0年

5 孙德军;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理性构建[D];苏州大学;2010年

6 陈珲;民事诉讼行为保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咸静;我国民事诉讼撤诉制度重构论[D];山东大学;2010年

8 滕凡达;律师帮助权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秦长虹;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少哲;论即决判决[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钧贤;林镇祥;;性心理障碍——露阴癖一例分析[J];法医学杂志;1990年02期

2 商辉,张宇宏;毒鼠强的性质及其测定方法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03年07期

3 陈禄仕;徐庆;赵寅;;“性质”和“方式”两词在法医学教材及相关辞书中的应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9期

4 罗日东;;劳动教养制度的法理思考[J];前沿;2006年03期

5 程应需;;社区矫正的概念及其性质新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康均心;杜辉;;对我国社区矫正适用范围的质疑——以社区矫正的性质为视角[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岳光辉,唐玉玲;论公安留置行为的定性与规制[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谷亚芹;谷亚军;;法务会计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6年18期

9 李静;周斌;;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界定[J];沈阳干部学刊;2009年02期

10 王红;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成因分析[J];理论探索;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瑜霞;方炎;;癫痫朦胧发作再次杀人1例分析[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孙凤娟;艾守珍;高洪举;白忠义;;全国特大纹身、残害妇女案司法精神病鉴定报告[A];中国法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于连生;韩文亮;李晔;肖荣玺;王建康;;论鉴定人的法律地位和心理素质养成[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辉;宋珍珠;李晶;殷祖成;;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书的法律地位与对其要求[A];中国法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田金敖;;法医鉴定人出庭需注意事项[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高生发;;试论在我国建立鉴定人宣誓制度的现实性和必要性[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7 苏宗岷;于连瑞;;浅析将疾病误鉴定为外伤的原因与对策[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8 韩振才;苏杰利;;三例鉴定人出庭效果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颖;魏素红;;从法医学鉴定看法律技能[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一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峰;;浅析我国鉴定人不出庭现象[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华;司法鉴定问题修改的建议[N];法制日报;2007年

2 汤纯旺 樊琴亚;完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构想[N];江苏法制报;2010年

3 宗边文;规范公安机关鉴定工作[N];人民公安报;2006年

4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孙海龙邋姚建军;对司法鉴定随意性的规制[N];人民法院报;2008年

5 宋建成 徐红平;从邱兴华案看精神病司法鉴定[N];健康报;2006年

6 刘玲;病历是法医鉴定的重要依据[N];今日信息报;2008年

7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赵蕾 苏永通 褚福民;司法鉴定期望结束乱局[N];南方周末;2006年

8 王学政;行政处罚的证据(二十五)[N];中国工商报;2009年

9 刘品新;笔迹鉴定不能承受之重[N];检察日报;2007年

10 杨益群;司法鉴定改革不容忽视[N];江苏经济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津慧;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2 刘革新;构建中国的司法鉴定体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陶涛;法医学尸体解剖鉴定结论的规范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R,

本文编号:855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855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d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