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教制度废止后对盗窃惯犯法律规制问题研析
本文关键词:劳教制度废止后对盗窃惯犯法律规制问题研析
更多相关文章: 盗窃惯犯 法律规制 劳动教养 人身危险性 保安处分
【摘要】:盗窃惯犯历来是滋扰社会治安的顽疾,也是立法及司法中的规制难题。在原先三级制裁体系框架内,惯窃人员到案后往往因情节轻微难以纳入刑事司法程序予以处罚。而我国现行的行政处罚体系又因力度偏弱、手段单一而无法成为防控惯窃的主要措施。因而使得劳动教养制度承担着对此类人员收容教养的重任。如今,随着劳教制度的取消,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法律规制体系来惩治盗窃惯犯,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此部分主要阐述劳教制度在完善制裁体系结构、教育矫治常习犯、犯罪控制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及反思其所存在的弊端和缺陷。而在劳教制度取消后,如何对现有法律规制体系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及时填补制度空缺,成为引发思考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劳教废止后对盗窃惯犯法律规制的现状及困境。这部分内容先对涉及盗窃惯犯的现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进行汇总梳理,分析得出劳教取消后刑事司法通过降低盗窃入罪门槛和侧重对前科劣迹的考量,将原由劳教规制的轻微盗窃案件纳入刑事法律的调整范围内,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常习性盗窃人员的刑事打击力度。同时基于现状分析,列举当前立法及司法层面所存在的现实困境。第三部分是对盗窃惯犯法律规制的历史和域外考察。这部分内容首先分析了我国对盗窃惯犯法律规制的历史沿革,包括封建时期对“盗窃三犯”实施严苛刑罚、清代创设自新所矫治盗窃再犯、我国79年刑法专设惯窃罪严打惯习性犯罪。其次探讨德国、意大利及我国台湾地区针对惯犯所适用的保安处分制度,通过论述其与刑罚之间的关系,列举相关立法例,来评析该制度对规制惯犯的作用及问题。通过上述历史和域外两方面的考察,为完善我国相关规制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第四部分是完善我国盗窃惯犯法律规制的构想。一是增设对惯犯认定和量刑的刑法规定,以便于司法程序中给予相适应的刑事责任和刑罚处遇。二是刑法引入保安处分措施,使之成为刑罚的补充或替代,从而为防控盗窃惯犯提供更为有效的处置手段。三是在社区矫正中引入电子监管模式,将社区矫正这一替代刑罚落实到位。
【关键词】:盗窃惯犯 法律规制 劳动教养 人身危险性 保安处分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6.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11-14
- 第一节 对劳动教养制度规制盗窃惯犯的理性审视11-13
- 一、劳教制度中对盗窃行为规制内容的梳理11
- 二、劳教制度对规制盗窃惯犯作用的简要评析11-13
- 第二节 劳教制度废止后的问题提出13-14
- 第二章 劳教废止后对盗窃惯犯法律规制的现状及困境14-22
- 第一节 劳教废止前后有关盗窃案件法律规制的变化和特点——以上海市为例14-15
- 第二节 对惯窃行为法律规制问题的现状及评析15-18
- 一、当前规制体系的概况简述15-16
- 二、对涉及盗窃惯犯规制条款的梳理及评析16-17
- 三、劳教废止对盗窃惯犯司法规制的影响17-18
- 第三节 劳教废止后对盗窃惯犯法律规制所面临的困境18-22
- 一、立法困境18-20
- 二、司法困境20-22
- 第三章 对盗窃惯犯法律规制的历史和域外考察22-27
- 第一节 我国对惯窃规制的历史沿革22-24
- 一、封建政权对“盗窃三犯”的峻法严治22-23
- 二、清代矫治盗窃再犯的措施革新23
- 三、79 刑法专设惯窃罪秉持严打方针23-24
- 第二节 其他法域对惯窃法律规制问题的概述-保安处分制度的功效及思考24-27
- 一、保安处分与刑罚的关系24-25
- 二、针对惯犯的保安处分相关立法例及制度评析25-27
- 第四章 关于完善我国盗窃惯犯法律规制的构想27-30
- 第一节 增设对惯犯认定和量刑的刑法规定27-28
- 一、关于对“盗窃成习”的认定27
- 二、对“盗窃成习”量刑的幅度设置27-28
- 第二节 保安处分措施的刑法引入28-29
- 一、保安处分的程序设置和适用范围28
- 二、保安处分的内容及实行期28-29
- 第三节 电子监管下社区矫正模式的探索29
- 第四节 建立惯窃人员管控综合信息平台29-30
-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2
- 致谢32-33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逡逑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明;论保安处分的本质[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2 刘中发;澳门刑法中的保安处分制度述评[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房清侠;构建我国完整的保安处分制度的设想[J];河北法学;2002年04期
4 冷凌;设立保安处分在当今中国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张辉,许身健,魏健;保安处分程序功能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6 高维新,陈新;保安处分制度的法理基础及其在我国的构建[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刘菲;论我国保安处分立法的社会意义[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房清侠;我国刑法保安处分制度的修正与完善[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魏忠;我国保安处分制度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曾昕,杨宇;保安处分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军;;论保安处分制度在我国设立的客观基础——基于刑事政策角度的初步考察[A];“严打”政策法律问题研究[C];2002年
2 胡长明;;浅析我国保安处分立法化[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4辑)[C];2007年
3 张继孟;;关于保安处分的几个问题[A];外国法制史论文集(《外国法制史汇刊》第二、三合集)[C];1990年
4 石川正,
本文编号:880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880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