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控制理论视野下的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
本文关键词:社会控制理论视野下的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城市流动人口的膨胀,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加,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各种思潮的泛滥,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思想的成长和行为表达方式的变化,多种因素作用下,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新一轮的高发态势,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通过对当下青少年犯罪现象、成因和特点的剖析,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应该重视亲职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尊重和关爱学生,发挥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多方协作,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 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研究院;山东英才学院科研处;
【关键词】: 社会控制理论 青少年犯罪 预防
【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青少年研究专项(山东省青少年研究基地资助项目)“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CQSZ07)阶段成果
【分类号】:C913.5
【正文快照】: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一直以来都为世界各国学者普遍关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城市流动人口的膨胀,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加,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各种思潮的泛滥,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思想的成长和行为表达方式的变化,多种因素作用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防止青少年犯罪要过五关[J];世界教育信息;2000年01期
2 孙召路;道德重构与青少年犯罪的预防[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郭殿明 ,司书中 ,王军;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预防[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1年02期
4 李琳琳;;关于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环境影响的调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卢兴治;;新形势下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及对策[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5期
6 林志坚;;试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控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冯俏;李淑青;郭保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金英玉;浅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玄成贵;省察:青少年犯罪及其控制[J];政法论丛;2003年05期
10 陈芳芳;青少年犯罪问题探析[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建龙;;远离辉煌的繁荣:青少年犯罪研究30年[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2 韩旭;;在虚拟与现实之间:青少年网络危机及其应对[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盖玉彪;习裕军;;论青少年犯罪中的网络因素[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金鑫鑫;;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刘宝山;;试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类型特征与预防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徐小媛;;传媒暴力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王志红;;网络的负面作用与青少年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8 盖玉彪;习裕军;;论青少年犯罪中的网络因素[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9 徐小媛;;传媒暴力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10 方继民;傅强;;青少年侵财型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防治对策探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来宾市兴宾区良江镇初级中学 徐倩;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N];法治快报;2007年
2 ;汉中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题研讨会发言摘登[N];汉中日报;2007年
3 田晓芳 作者单位:宁县人民政府;切实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N];陇东报;2007年
4 徐爱东;影响青少年犯罪四大主因[N];民营经济报;2007年
5 宋广玉;青少年犯罪六成源于“无所事事”[N];南京日报;2006年
6 张春昌;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N];天水日报;2007年
7 云南省晋宁县人民法院 唐时华;如何建立青少年犯罪的抗恐吓机制[N];云南经济日报;2006年
8 尹培义 刘海洋;“六个一”工程擎起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晴空[N];驻马店日报;2007年
9 何秀林;青少年犯罪特点及预防对策[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10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 陈彦;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N];中山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磊;青少年犯罪研究与立法设计[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全波;我国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及其预防对策[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李瑞;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影响及预防[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4 周豪杰;互联网络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张伟;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6 董晶;当前中国青少年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宋玉;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康莉;论网络与青少年犯罪及侦防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黄明;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10 刘世雄;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教育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74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974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