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出租车司机公众安全感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01:28
本文关键词:大连市出租车司机公众安全感调查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对于自身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成为评价一个地区的重要因素,而公众安全感作为公民对于社会治安状况的主观反映,逐渐成为评价一个地区社会治安好坏的重要指标。在现行的各级政府实施的公众安全感调查中,从问卷设计、访问方式以及样本选择上都存在着在诸多的不足,无法客观评价社会治安管理成效、发现当前社会治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本文首先通过对公众安全感的内涵的研究,总结国内外在公众安全感调查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方法,确定公众安全感的维度和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出租车司机的职业特点和对于社会治安的需求特点,对大连市出租车司机公众安全感调查进行设计。 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分地区对大连市出租车司机公众安全感进行抽样调查,辅以并以座谈和采访交流的方法,对大连市出租车司机的公众安全感情况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研究出租车司机公众安全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挖掘影响出租车司机公众安全感的主要问题。调查发现,个人主体因素、犯罪信息来源等因素对出租车司机公众安全感影响最大,发现了目前城市毒品犯罪蔓延、出租车司机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等突出问题。 最后,针对在调查中发现的影响出租车司机公众安全感的问题及相应的原因,从加强政府社会治安管理和出租车行业相关基础建设两个方面,为提升大连市出租车司机公众安全感提出有益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出租车司机 公众安全感调查 大连市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2
- 1.1.1 研究背景9-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2-16
- 1.2.1 国外对公众安全感的研究13-14
- 1.2.2 国内对公众安全感的研究14-16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6-19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6
- 1.3.2 主要研究方法16-18
- 1.3.3 技术路线18-19
- 2 大连市出租车司机公众安全感调查设计19-29
- 2.1 调查研究目的与方法19
- 2.1.1 调查研究目的19
- 2.1.2 调查内容与方法19
- 2.2 访谈调查设计19-20
- 2.2.1 访谈对象20
- 2.2.2 访谈设计20
- 2.3 问卷调查设计20-27
- 2.3.1 问卷设计的总体思路20-21
- 2.3.2 问卷的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21-22
- 2.3.3 问卷编制22-24
- 2.3.4 样本选择24-27
- 2.4 调查实施27-29
- 2.4.1 访谈调查小结27-28
- 2.4.2 问卷调查实施28-29
- 3 大连市出租车司机公众安全感调查结果分析29-41
- 3.1 大连市出租车司机总体概况29-31
- 3.1.1 性别比例29
- 3.1.2 从事相关工作的工作年限29-30
- 3.1.3 工作时间段30
- 3.1.4 户籍所在地30
- 3.1.5 常住地30-31
- 3.2 大连市出租车司机公众安全感基本情况和对比分析31-33
- 3.2.1 与全体市民比较32
- 3.2.2 不同性别比较32
- 3.2.3 不同工作时间段比较32-33
- 3.2.4 不同从业时间比较33
- 3.3 大连市出租车司机公众安全感影响因素分析33-37
- 3.3.1 个人主体因素33-34
- 3.3.2 犯罪信息来源和受到侵害时的反应34-36
- 3.3.3 对警务工作的评价36
- 3.3.4 对改进社会治安的期望36-37
- 3.4 影响大连市出租车司机公众安全感的主要问题分析37-41
- 3.4.1 社会治安的总体情况对出租车司机公众安全感有决定性影响37-38
- 3.4.2 当前城市社会治安管理还有很多欠缺38
- 3.4.3 毒品犯罪形势需要高度关注38-39
- 3.4.4 外地司机普遍缺少安全感39
- 3.4.5 出租车司机权益无法受到保障39
- 3.4.6 出租车司机对于提升防范能力有着强烈的要求39-41
- 4 提升大连市出租车司机公众安全感的对策41-47
- 4.1 国内外出租车治安管理的先进经验借鉴41-42
- 4.1.1 国内出租车治安管理先进经验借鉴41-42
- 4.1.2 国外出租车治安管理先进经验借鉴42
- 4.2 提升社会面治安防控水平42-45
- 4.2.1 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42-43
- 4.2.2 加快推进城市技防建设43
- 4.2.3 提高巡逻防控专业化水平43
- 4.2.4 加大重点地区整治力度43-44
- 4.2.5 多途径控制毒品蔓延之势44
- 4.2.6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并保护好其合法权益44-45
- 4.2.7 多渠道解决警力不足的现实困难45
- 4.3 加强出租车行业治安管理45-47
- 4.3.1 尽快解决出租车治安管理法律依据问题45
- 4.3.2 落实出租汽车出城登记制度45-46
- 4.3.3 着力推广出租车技防设备46
- 4.3.4 发挥出租车驾驶员在线索提供中的作用46
- 4.3.5 努力保障出租车驾驶员合法权益46-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A 大连市出租车司机公众安全感调查问卷51-54
- 附录B 统计变量赋值表54-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57-58
- 致谢58-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尉建文;阮明阳;;中国城市居民安全感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郑州和昆明三城市的调查[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义乌公安服务创新联合调查组;毛寿龙;陈国营;徐向群;陈建国;蒋国长;杨蕊;任玉霞;;转型时期公安服务的绩效、供给模式与警民关系——义乌公安服务创新调查之基本数据分析报告[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3 罗文进,王小锋;安全感概念界定、形成过程和改善途径[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李少抒;尹建华;;2007年广东社会治安公众满意度调查[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仓平;严文斌;;公众安全感测评体系及实证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洪伟;;公众安全感评价机制探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唐斌;;流失与重构:政府对公众心理安全感的满足——基于公共安全事件的思考[J];江淮论坛;2010年03期
8 夏春;涂薇;;中国居民生活安全感量表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9期
9 黎红;缪婕玲;;社会安全感现状及其成因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1年12期
10 田俊峰;王彬燕;李宁;;长春市居民社会安全感调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09期
,本文编号:979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979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