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基于李维祥诉李格梅继承权纠纷案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基于李维祥诉李格梅继承权纠纷案的分析
【摘要】: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制化、物权化过程中,它的继承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李维祥诉李格梅继承权纠纷案"作为解构该问题的典型案例,与同类案例的判决结果均表明,法官裁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继承,并且法官见解在全国趋于统一。虽然这样最大的好处是,为类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处理提供一个稳定的标准。但是,在农民长久不变的预期里,承包地的继承与其他不动产继承的差异性越来越小,而且他们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心理上均不具备区分这种差异性的知识能力。因此,在一个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社会环境中裁判理由的正当充分与被广泛认可程度均会受到影响,并最终影响该案例的指导性与约束力。仅有承包收益的继承权,不足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灭失也不应过于简单化为家庭户的灭失,应该兼顾习惯法对司法判决的潜在影响,适时修改现行法律,调整制定法在继承利益上的适用,拓展土地承包经营权能范围,衡平司法判决的应然与权能变迁的实然之间的矛盾。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继承 指导案例 司法实务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司法判例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渐进演变的影响研究”(2011M5011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权益保护的土地退出机制设计与农民工城乡迁移研究”(7117311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土地权益及劳动权益保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NCET-12-0893)
【分类号】:D920.5;D922.32;D923.5
【正文快照】: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我国农村改革以及土地制度变迁的产物。重要的是,它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已有研究指出该项制度变革对农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46.89%[1-2];与此同时,也演变成为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权利之一,纳入《民法通则》财产权保护范畴,以及《物权法》用益物权保护范畴。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志珍;张立;;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可继承性[J];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2 韩志才;;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问题的若干探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03期
3 程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作为遗产继承[J];人民司法;2010年14期
4 李友根;;指导性案例为何没有约束力——以无名氏因交通肇事致死案件中的原告资格为研究对象[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04期
5 程宗璋;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的若干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陆德生;纪荣荣;;江泽民民主宪政思想初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潘艳红;;论行政垄断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侯作前;周鲁耀;王伟;;地方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法分析——兼论地方的经济调控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韩志才;袁敏殊;;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杨善发;;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渊源、流变与当代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郭继;;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模式的立法选择——以法经济学和法社会学交叉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张宏军;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吕明;;制度、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对法治“本土资源论”的一种补充[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孙义飞;王晋新;;多元化、多样化、拓展化与开放性——西方学术界“17世纪普遍危机”论争及其启示[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新艳;罗必良;;农地承包权的再分配:利益、法律、强力与情面——湖南H村调田规则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4 时红秀;张亦工;;合作定价权:农民如何提高对土地的产权实施能力[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7 刘灿;;构建农民与农村经济长期发展的财产权基础——基于成都市改革经验的理论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8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朱宪辰;章平;;业主自治的可能性:基于复制动态的合作均衡条件[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康纪田;;限制财产权行使的法治取向[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章于芳;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接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于会国;中国捕捞限额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吴正刚;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徐平平;农地城市流转的交易成本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王朋良;基于渔民视角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s,
本文编号:1043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043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