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科技异化的司法矫治

发布时间:2017-11-13 02:15

  本文关键词:论科技异化的司法矫治


  更多相关文章: 科技异化 举证责任 专家论证 科技侵权归责 科技公益诉讼


【摘要】:在当今时代,伴随着科技的加速发展,科技异化也愈演愈烈,科技异化治理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之一。司法矫治是科技异化治理不可或缺的方式和手段,科技异化的司法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实行举证责任倒置、适当采用专家论证、在科技侵权归责中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发展科技公益诉讼。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1WB018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科技的不断发展在推动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日益变革的同时,也带来越来越严重的科技异化问题,使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科技异化风险。正如习近平所言:“上个世纪,原子的发现和核能的开发利用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极大增强了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核能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志娟;;科技异化、科技价值与科学家责任[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2 史培军;孔锋;叶谦;汪明;刘凯;;灾害风险科学发展与科技减灾[J];地球科学进展;2014年11期

3 肖九生;钟鸣;;检察机关提起、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的合理性分析——基于现行法律规范的分析[J];法制博览;2015年12期

4 焦洪涛,谢惠加;试论科技公益诉讼[J];科技与法律;2003年01期

5 叶自强;举证责任的确定性[J];法学研究;2001年03期

6 周平;胡纪平;;科技演进与侵权法归责原则嬗变[J];兰州学刊;2006年06期

7 田惠;程本学;;科技人化:扬弃科技异化之路[J];岭南学刊;2012年04期

8 章礼明;;评“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诉讼功能——借助于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之后司法首例的分析[J];河北法学;2014年03期

9 周翠;;《侵权责任法》体系下的证明责任倒置与减轻规范与德国法的比较[J];中外法学;2010年05期

10 李伟;;试论司法中的专家论证意见[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新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之规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谈萧;;客户资料保护:从竞争法到版权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3 郑晓剑;;我国民法典中成年监护立法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4 郑晓剑;陶伯进;;侵权责任能力视域内《侵权责任法》第32条与第33条之解释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傅书峰;;物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唐婧婵;;权利的界限?——当隐私权遭遇艳照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7 汤鹏;;浅析共同侵权行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8 刘耀宏;;惩罚性赔偿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适用与完善[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范怀娟;;物权变动与效率原则之间的关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10 张桂芬;;“开瓶费”收取是否合理的法学解读[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贾爱玲;马婵娟;周红占;;水权之界定[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谢海波;唐瑭;;论环境责任保险合同之原则[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郑显芳;;再论环境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霍骞;;论夫妻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6 马晶;;商法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7 来波;钱春燕;;论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焦海涛;;纳税人退税权之立法与理论悖论及其克服[A];财税法论丛(第9卷)[C];2007年

9 郭徐瑶;;论荣誉权[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4辑)[C];2007年

10 马传科;;也谈环境侵权责任构成的分歧[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俊峰;信托财产权能的效用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胡伟;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李云波;相邻不可量物排放关系的私法调整[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淑华;城乡建设用地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廉军;转型期的独立学院公共治理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云霞;知识产权托管及其托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f,

本文编号:1178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178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5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