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代民事审判中透视的近代社会法制秩序
本文关键词: 清代 民事审判 近代性 出处:《兰台世界》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还原历史到清代民事审判中,从社会属性、例法思想、行为指向、法制秩序等方面重新评价清代法制秩序,将会厘清学界争论的问题所在,给予清代社会法制状况以客观的认知。
[Abstract]:To reassess the legal order of Qing Dynasty from the aspects of social attribute, thought of law, behavior direction, legal order and so on, will clarify the controversial problems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To give an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Q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分类号】:D929;D926.2;K249
【正文快照】: 清代民事审判的判定准则是法学界研究的重要方面,美国学者黄宗志和滋贺秀三等日本学者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相关论证也推动学界对清代民事审判的关注,进而引发对中国社会法制秩序的思考。学界观点也由这场争论分为两派立场,一种观点认同日本学者,认为清代地方官员的民事审判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闫晓君;走近“陕派律学”[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严曦;;清代士人司法特权与犯罪以《刑案汇览》为中心[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王忠春;张分田;;无讼思想与王权主义秩序情结[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4 段晓彦;;浅探“亲亲相隐”制度的人性基础[J];理论界;2007年01期
5 王忠春;;试析明清时期的健讼之风[J];兰台世界;2006年14期
6 王忠春;;无讼的“理由”——来自传统社会官员对诉讼成本的社会考量[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汪毅夫;;讼师唆讼:清代闽省内地和台地的社会问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勇;义利字典序结构假设下的中国传统社会内在运行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陈小葵;王权主义与中国社会[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薛菁;魏晋南北朝刑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素芬;明暗之间:近代中国的狱制转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李强;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D];吉林大学;2006年
6 唐皇凤;社会转型与组织化调控[D];复旦大学;2006年
7 王巨新;清朝前期涉外法律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张能全;刑事诉讼生态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蔡永明;清末司法改革的社会考察[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炎;信用的建立与维护——一个法律社会学的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2 邓多文;贪污罪主体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蒲娜娜;判例法及中国“判例”法历史考察[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4 谭雯倩;论沈家本的刑事法治思想[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张丽红;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法观念的变革[D];黑龙江大学;2005年
6 曹建军;中国传统法律的近代转型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丁芮;近代湖南社会控制研究(1840-1949)[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轶虹;中国近代刑事审判制度的演变[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李华丽;晚清华北地区家庭养老方式透视[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丽如;清代成案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颖华;;清代自然灾害危机应对策略研究[J];求索;2011年06期
2 刘文鹏;;清代科道“风闻奏事”权力的弱化及其政治影响[J];中州学刊;2011年04期
3 张世友;;清代乌江流域的移民活动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高晓波;;清代安多民族聚居区的政区设置变化及其原因[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任玉雪;;论清代东北地区的厅[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03期
6 罗道福;;刍议清代赣南的早期工业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张光宇;;清代山东移民黑龙江述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8 吴小伦;;黄河水患与清代开封的衰落[J];兰台世界;2011年16期
9 洪涛;;李时灿与清代中州文献述评[J];图书馆学研究;2011年14期
10 杨银权;;清代知识女性的知识养成及特点[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一帆;孔云峰;姚俊刚;;河南省清代1809-1819、1836-1881年两时段县级赋税GIS[A];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丁海斌;陈凡;;论清代科举与“官科技”[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张民服;;试论清代中原经贸业的发展[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4 魏章柱;;清代台湾学校教育及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蒲霞;;论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运的管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一谋;清代对人瑞有奖励[N];人民政协报;2000年
2 陈易新;中医诊断学在清代的发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3 杨红 刘鹏九;清代的卖地契约[N];中国档案报;2000年
4 朱玉宝;清代官员的任用制度(四)[N];中国人事报;2000年
5 钱振峰;乾隆与清代玉器[N];中国商报;2002年
6 王思治;简论清代的国家统一[N];光明日报;2000年
7 黄开林;岚皋清代禁赌碑[N];陕西日报;2001年
8 马树康 夏维荣;清代喀什铸币小考[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0年
9 记者 杨守勇;清代曾绘世界地图 北京为本初子午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10 主持人 李国荣;严防严惩:清代打击科场夹带作弊[N];中国档案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t ;清代广东盐业与地方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煜达;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D];复旦大学;2005年
3 毛晓阳;清代江西进士丛考[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雪华;清代吏胥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张磊;清代贵州女性生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杨银权;清代甘肃士绅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黄海云;清代广西汉文化传播研究(至1840年)[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吴轶群;清代新疆边境地区城市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路伟东;清代陕甘人口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周邦君;乡土技术、经济与社会[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文艳;清代民间社会图赖现象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张萍;从《徽州千年契约文书》看清代徽州民间纠纷和诉讼[D];厦门大学;2006年
3 石淼;清代商人对地方官吏违法榨取行为的传统诉讼[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康欣平;清代陕西关中市场探析[D];西北大学;2005年
5 秦兆祥;清代热河都统的设立与职能演化[D];内蒙古大学;2005年
6 陈一容;清代官吏惩戒制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群;冲突与调适[D];兰州大学;2006年
8 李楠;清代山西祈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之良;清代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地区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谭小军;清代江西民间秘密教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53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53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