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本文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 出处:《学习与探索》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而且有些研究还不够充分。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系统中国化的组成部分和逻辑必然。通过对现有一些概念分析比较可知,使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概念更为恰当。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路径有两个层面,即实践层面和文化层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法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两个部分,但主要是后者。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n the study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jurisprudence in academic circles. And some studies are not enough.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law is the component and logical necessity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system. It is more appropriate to use the concept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Law". The path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Law has two aspects.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legal theory includes two parts: Mao Zedong's ideological law and socialist legal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it is mainly the latter.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jurisprudence and its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for adhering to the road of socialist rule of law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思想渊源与形成过程研究”(11JJD82007)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第五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j50407)
【分类号】:D909.1
【正文快照】: 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法学界的一些学者也开始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问题,并且渐成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在目前的研究中,诸如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命题、相关概念的使用和如何中国化以及中国化的成果等还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分歧或研究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鲁振祥;《论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兼述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使用[J];党的文献;2005年03期
2 孙国华;龚刚强;;“科学、民主、人权、法治”的中国之路探索与理论精髓——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中国化六十年[J];法学杂志;2009年10期
3 文正邦;;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研究论纲[J];法治研究;2008年09期
4 李龙;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 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评“马克思主义法学否定论”[J];法学评论;1989年06期
5 周世中;;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中国化及其进程[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6 汪信砚;;新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03期
7 刘伟;;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高放;马克思主义确有三个组成部分[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9 张文显;再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J];中国法学;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袁银枝;浅谈制度主客体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郑文瑜;试论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6 王婉冰;;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法治建设[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7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8 焦秀君;;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邓晓宇;;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10 宋晓荣;;探析邓小平的制度建党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王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董志凯;;毛泽东与新中国经济建设[A];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3年
9 郑陈荣;;论公平正义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及其实践原则[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祺国;;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琳;我国兽药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晨光;江泽民反腐倡廉思想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会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无意识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本琦;丁大平;;文化精神的会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林默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重诠释视界[J];东南学术;2004年S1期
3 赵铭,蒋春晓;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特点[J];理论观察;2005年02期
4 张翼星;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4年01期
5 乔湘平;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J];求索;2005年09期
6 鲁振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若干问题考察[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1期
7 汪信砚;;反对教条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06期
8 陶德麟,汪信砚;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1期
9 陶德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前提性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宋镜明,徐能武;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江华;;马克思主义刑罚思想中国化研究综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05期
2 李龙;陈雅丽;;论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J];政治与法律;2007年05期
3 ;主题研讨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中国的法制现代化[J];法制现代化研究;2007年00期
4 周尚君;;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新发展的主体向度[J];法治研究;2008年09期
5 张忠华;顾伟;;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之基本路径分析[J];社科纵横;2009年06期
6 冯建辉;;韩非子政治哲学刍议[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7 ;书摘[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周世中;;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中国化及其进程[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9 付子堂;;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第三次创新[J];法学家;2006年05期
10 沈志先;;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新成果(上篇)——江泽民的法治思想初探[J];政治与法律;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1475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75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