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大清现行刑律》与民初民事法源——大理院对“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适用

发布时间:2018-02-01 18:22

  本文关键词: 《大清现行刑律》 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 民事法源 出处:《法学研究》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是民初一种主要而又特殊的民事法源,源自《大清现行刑律》,但在立法层面,《大清现行刑律》从"刑律"到"民法"转变的任务并未完成,即未形成统一法律文本样态的"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司法机关适用该法源时面临着三大难题:无统一明确的内容该如何适用?相关律(例)文未去刑罚化如何用于民事审判?旧的律(例)文如何适应新的社会情势和法律制度?大理院以判例和解释例,确认并明确了"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内容范围,从原刑律条款转化出民事效果,并通过法律解释、类推适用和假借等方式,保证了其在民初司法实践中的正常适用;经由法律概念的对接、民法理论的融合和权利观念的渗透,实现了对"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创新,使其成为中国民法近代化历程中新旧之法融合的一个节点和枢纽,构成近代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一环。
[Abstract]:The Civil effective part of the current Law is a main and special source of civil law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originated from the current Criminal Law of the Qing Dynasty, but at the legislative level. The task of transforming from "criminal law" to "civil law" has not been completed. That is, the "effective part of the current law" is not formed in the form of uniform legal text. When the judicial organ applies the law source, it faces three major difficulties: how to apply the content without a unified and clear meaning? How is the absence of penalty in relevant laws used in civil trials? How does the old law adapt to the new social situation and legal system? Dali Institute confirmed and defined the content range of "effective part of Civil Law" by case law and interpretation example, and transformed the civil effect from the original criminal law clause, and through legal interpretation, analogy application and false loan and so on. It ensures its normal application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rough the docking of the concept of law, the fusion of the theory of civil law and the penet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right, the innovation of "effective part of civil law" has been realized. Making it a node and hub of the fusion of new and old laws in the course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civil law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egal system.
【作者单位】: 福建江夏学院法学院;
【基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及其适用研究”(项目号12YJC820022) 2011年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民法近代化再研究:以‘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为考察视角”(项目号:JB11295S)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9;D924
【正文快照】: 传统中国法制并无独立专门的民事法典。晚清变法修律(1902—1911),曾一度制定《大清民律草案》,后因清廷灭亡而未颁行实施。民国肇建,百废待举,由于政治大环境、立法程序和技术上的困难,一部统一的民法典始终无法产生,而一些特别民事法令也缺乏统一性,民事审判依据困境重重。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胜利;;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陈银珠;;刑法解释的立场选择:客观解释论之提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3 张武;论政府经济职权的概念和基本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金波;浅析表见代理的代理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刘帆;;论我国定罪司法解释的标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6 陈虎东;;中国词者皆为男,中国词性皆为雄——中国词作男性性别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7 汪正;;此“不良影响”非彼“不良影响”——关于“其他不良影响”禁用条款及诚实信用原则[J];中华商标;2007年03期

8 葛云松;;李珉诉朱晋华、李绍华悬赏广告酬金纠纷案评析[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9 侯猛;;最高法院司法知识体制再生产——以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司法过程为例[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10 焦宝乾;;法律意义世界的进入与困惑——谢晖著《法律的意义追问》读后[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道刚;;论法律解释的“历史性”问题[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2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刘湘溶;王彬辉;;环境法学权利研究方法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高飞龙;;森林采伐制度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与平衡[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曹晓如;;论税法解释的目标与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建林;伍玉联;;知识即力量:审判权独立运行的知识维度——从个体法官的审判实践出发[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杰;;法官机械司法的博弈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婷婷;陈玉刚;;论法官裁判解释的能动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10 韩登池;;法律适用中的逻辑与经验——兼论法律推理[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谢银玲;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郑现U,

本文编号:1482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82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0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