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社会契约与国家理性

发布时间:2018-02-02 00:12

  本文关键词: 自然状态 社会契约 国家理性 公民美德 出处:《政法论坛》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国家理性也即国家的正当理性,它涉及国家的建构、国家的目标以及国家的保存等诸多重大政治、法律问题,而启蒙时期的社会契约理论,正是围绕为何要有国家、国家如何正当等方面予以解答的学说。在启蒙思想家看来,国家的存在符合人们的本性,国家的产生源于人们的理性选择,人们造就的国家体现了公共的集体人格。有关国家理性的内容,社会契约理论从国家的正当性、国家的道德性、国家的公道性、国家的中立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现代社会中,为了使社会契约论规制下的国家品性得以维持,提倡公民德性和加强公民美德的培养,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
[Abstract]:National rationality is the legitimate rationality of the state, which involves many major political and legal issues,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y, the goal of the country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the theory of social contract during the Enlightenment period. It is around why there is a country, how the country is justified and so on. In the view of the enlightenment thinkers, the existence of the country is in line with the nature of people,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country comes from the rational choice of people. The country created by people embodies the public collective personality. The content of national rationality, the theory of social contract from the legitimacy of the state, the moral nature of the state, the justice of the state. In modern society,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national character under the regulation of social contract theory, we advocate the civic virtue an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civic virtue.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elements.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公法研究中心;苏州大学法学院;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研究——以人为本与中国法制发展”(08&ZD001)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公法的人学解构”(2010JDXM03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0
【正文快照】: 导言“国家理性”一词在政治学、法学上的使用,按照我国台湾著名学者洪镰德的说法,是由意大利哲学家桂恰迪尼(Francesco Guicciardini,1483-1540)首发其端,桂氏认为当局在采取某些行动时一定要有其理由,这种理由也就是理性的运作[[1]](P.490)。而在追溯“国家理性”一词的起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纯如;康德自我学说的理论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宋振美,刘翠娥;道德与文明:谁是权威——卢梭历史观悖论之揭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钱广荣;;道德悖论研究的实践转向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张道全;略论人的素质的形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易凤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行政法治的价值契合[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檀传杰;;宗教对公民道德的担当[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周清林;;中国语境中的“权利能力”[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8 张禾;;马克思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超越[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杨福忠;;现代宪法的理论基础:自由主义抑或共和主义?[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10 张伟强;;奥尔森的国家起源理论[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阳;;监视居住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及完善[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郭亮;;维米尔家世考疑:一种文化地图的方式[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孟宪平;;荒野及其在西方风景画中呈现方式研究[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李贵连;李启成;;法治(Rule of Law)还是治法——近代中国法治的一点思考[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5 郭冬梅;;环境正义视野下农民污染受害救济探微[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6 彭鹏;;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发展观[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7 宋德勇;;关于当前我国人学理论研究的一点思考[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8 宣兴章;;国际关系理论的古希腊根源:行动者、结构论述模式的剧场假象[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9 李衍柱;;以人为本:文学发展和繁荣的灵魂[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瑾;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监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5 冯亚;普鲁塔克政治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7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涵t;追索我国流失文物的国际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韩睿;西方发达国家弹劾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兆余;产权视角下的国家形成理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傅秀兰;孔狄亚克的认识论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玺;论逮捕条件[D];湘潭大学;2010年

7 石成松;论1789年前后西方民主政治理论的历史演变[D];湘潭大学;2010年

8 左珂;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军圣;霍布斯的国家学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佳峰;;浅析霍布斯的国家起源理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刘艳玲;;霍布斯和洛克政治思想中关于自然状态的比较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3 崔新生;;霍布斯与洛克自由观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宋涛;;浅述洛克“有限政府”思想[J];理论界;2010年06期

5 葛涛安;;从伊壁鸠鲁到卢梭:西方社会契约论的反思与前瞻[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王江涛;;霍布斯社会契约论思想浅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7 吴文;;“自然状态”的比较——古典契约论“自然状态”与“无知之幕”[J];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秦相平;;谈霍布斯社会契约论解释国家起源的得失[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9 付翠莲;;社会契约论的演进与挑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付翠莲;;古典自由主义的论证方式社会契约论的演变[J];探索与争鸣;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秀君;徐慧;陈冠雄;郭晓华;江丕文;;自然状态下森林树木释放N_2O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赵一强;;论契约对“自然状态”的伦理拯救[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3 袁涛;王Y,

本文编号:1483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83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9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